2018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敘事散文
【思路點撥】考生要注意篩選文中的相關(guān)信息,仔細核對原文,認真推敲,因為文言文涉及到語言的障礙,要注意按照古代漢語的語言習慣去思考。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8分)
(1)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2)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
(3)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來縛而柙以予齊。
【答案】
(1)如果一定要使國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2)他知道我們將要任用管仲,一定不會(把管仲)交給我們。
(3)在這種情況下魯國國君就沒有殺(管仲),于是(把他)活著捆綁起來用木籠裝著交給齊國。
【考點】文言文句子的翻譯
【解析】(1)“治”的意思是“治理、管理”,在這里就要譯成“如果一定要治理國家”那么和后文不連貫,且不合常理,因為管仲未到任時齊國也在管理國家,所以要主要到效果“管理得好”。這個意思是從與“亂”相對的詞義上來理解,所以應該是使動用法“使……治”解釋成“使……治理得好”! 則非臣之所能也”注意是判斷句式,要翻譯出來。 “其唯”是兩個詞,其,語氣副詞,表揣測語氣,譯為大概、恐怕;唯,只有。
(2)“必不吾予也”是一個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句式現(xiàn)象,正常的語序應該是“必不予吾”,還要注意省略現(xiàn)象,就是“予”的對象——管仲。
(3)“于是”是個古今異義詞,翻譯的時候要注意分解成兩個詞“于”和“是”,解釋成“在這種情況下”。“生來”也是古今異義詞,“生”這里是修飾動詞“來”,解釋成“活著”;而“來”在這里應該為使動用法,“使……來”,可譯成“交來、送來”!拌浴蔽闹杏凶⑨尅 [xiá,木籠],在句中作動詞,用木籠裝著 !耙杂椠R”中的“以”是目的連詞,可以為“來給齊國”。
【思路點撥】注意翻譯推測出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的詞義,判斷出句式的特征,句子自然就翻譯通了?忌欢▓猿帧爸弊g為主”,因為高考的采分點往往是那些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用文言句式的地方,考生要特別留意。平時多讀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積累語感。
3. (•山東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晉文公攻原,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擊金而退,罷兵。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比撼甲笥抑G曰:“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侍之!惫唬骸拔崤c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館,吾不為也!彼炝T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衛(wèi)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得衛(wèi)者,信也。”
文公問箕鄭曰:“救餓奈何?”對曰:“信!惫唬骸鞍残牛俊痹唬骸靶琶⑿攀、信義。信名,則群臣守職,善不斷改進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則不失天時,百姓不逾;信義,勉而遠都歸之矣。”
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绷罘刀。吳子曰:“侍公而食!惫嗜酥聊共粊,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來,方與之食。
魏文候與虞人期獵。明日,會天疾風,左右止文候,不聽,曰:“不可。以風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八熳则(qū)車住,犯風而罷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