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宋元詞曲
【單元解讀】
一. 高考目標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3.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二、單元復習
這個單元學習宋詞。選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都是宋詞中的領軍人物。
這里所選的四位作家中,柳永和蘇軾生活在北宋時期,李清照兼跨兩宋,辛棄疾則主要活動于南宋,他們的創(chuàng)作時間跨度大約有二百年。按照傳統(tǒng)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典范;蘇軾、辛棄疾則是豪放派的代表。
柳永擅長以纖細婉麗之筆寫離別相思、男歡女愛,但他常常能把自己羈旅行役的生活經歷和仕途蹭蹬的情感體驗納入詞中,這比那些假借女人之口的“代言體”作品要真率得多。而且他知音曉律,其詞韻律諧婉,俚俗自然,深受下層群眾喜愛。比如《雨霖鈴》一詞是寫作者將離開京城時,與情人在長亭話別的情景。筆調恣意渲染,聲情哀怨纏綿。上片,詞人以纏綿凄惻的感情、冷寂清幽的景色、鋪敘白描的手法,把離別的情、景、事織成了一片秀淡幽清的詞境。下片,詞人從實寫眼前之景轉到預想別后之情,虛實相濟,利用時間的跨越,多方位地表達了自己的惜別之意。這首詞情事紛陳,鋪敘委婉,語言清暢,音節(jié)吞咽,充分表現(xiàn)了柳詞的藝術特色。
柳永大力創(chuàng)制和寫作長調,為宋詞拓寬了藝術表現(xiàn)的平臺。陳振孫就曾經評價柳詞:“音律婉諧,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望海潮》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把杭州的“承平氣象”描寫得淋漓盡致,宛在目前。讀《望海潮》應了解作者寫作的目的。這是一首投贈之作,因為是寫給鎮(zhèn)守一方的官員的,所以在詞的上片極力贊揚杭州自然環(huán)境之優(yōu)美、城市經濟之繁榮。詞人在上片先對杭州作了總體介紹:“東南形勝”,地理位置重要;“三吳都會”,社會條件優(yōu)越;“錢塘自古繁華”,具有繁盛的歷史傳統(tǒng)。下面就是對“形勝”“都會”“繁華”這三個方面的鋪敘。下片極寫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樂業(yè)。詞作最后直接稱美孫何的執(zhí)政能力和與民同樂的作風,并預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詞的最后兩句雖然有粉飾升平的含義,卻也部分真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榮奢靡的社會現(xiàn)實。
唐宋詞的創(chuàng)作有一個傳統(tǒng)的題材,就是寫閨怨,“閨怨詞”是專門用來表現(xiàn)婦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們寫的詞被稱為“代言體”,也就是代替婦女說話。男人代替婦女來表情達意,總歸是隔著一層。直到一位詞人的出現(xiàn)使“閨怨詞”的面貌為之一新,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詞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閨怨詞”是寫自己的真實生活和內心世界,是說自己要說的話。她作詞不但總能創(chuàng)意出新,而且造語奇妙,善于化俗為雅。所以,她的出現(xiàn)使詞壇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讀李清照詞的著眼點首先應放在這一點上。
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終于南宋初。她既享受過安逸、寧靜的生活,也遭遇了國破、家亡、夫死、形單影只的災難與不幸。她才思敏捷、文筆卓越,創(chuàng)作了為數(shù)眾多的詩詞。她的生活變遷和情感起伏,都是和她那個時代息息相關的。本單元所選的兩首詞分別為李清照前后兩期之作,它們反映著李清照不同時期的生活與心態(tài),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韻味、格調!蹲砘帯穼懹谇捌。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留守家中。這時居室寂靜,再不聞評詩論文、鑒賞碑刻的歡聲笑語。詞的上片,作者從“永晝”的無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寫自己的孤單寂寞,來含蓄地抒發(fā)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下片繼續(xù)著對時間的交代:寫“永晝”“半夜”之外的“黃昏后”,作者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充實自己的空虛生活,于是攜酒去東籬觀賞菊花。但其結果卻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風中搖曳的黃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內心的愁苦。這首詞的總體風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說出自己對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長日、半夜、黃昏幾個時間的推移,來寫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虛、無聊,以表達自己對丈夫那種無時或忘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