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宋元詞曲
(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作賞析。
答:
答案 (1)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向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向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后的物質生活;“床邊”之后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后的精神生活。
(2)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
③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手法。
解析 要分析此曲的層次,須細讀作品,看寫了哪些內容,從中理出作者的思路。開頭兩句寫春花秋月、杜鵑歸雁;三、四句寫由此而生的感慨——歲月如箭,人情似云。以下各句則寫想像中的隱居生活——耕種居住,誦讀詩文。對修辭手法的賞析,要落實到具體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1. (08遼寧)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 ①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答:
(2)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