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宋元詞曲
答案 (1)上片寫浙東山水的美好;下片抒發作者送別的情意。
(2)①修辭巧妙,用語綺麗。如“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送春歸”“和春住”。
②想像別致,意蘊生動。如“眉眼盈盈處”“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解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開頭“水是”“山是”兩句,含意豐富,啟人遐想。詞人把明澈的流水喻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巒喻為美人的眉峰,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起來了。詞人通過這一設想寫出了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也可以有兩層理解:一是鮑浩然是去山水秀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與“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會。下片抒發詞人的情懷。“才始送春歸”,點明這里春剛逝去,說明詞人心中滿懷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兩句是詞人對鮑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這個“春”既指鮮花如錦的春天的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14. (08山東)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畫堂春
秦 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捻弄。
(1)上闋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
(2)“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現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
答:
答案 (1)上闋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這兩句主要的表現手法是細節描寫。(答“動作描寫”也可)
用“撚花”“放花”兩個細節(動作)表現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