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專題突破:文言翻譯與斷句練習
~XX年聯考題
1.(07浙江溫州十校聯合體高三期末聯考)斷句、翻譯。
(1)用“/”給文中的句子斷句。
不 得 行 絕 糧 從 者 病 莫 能 興 孔 子 講 誦 弦 歌 不 衰。
(2)請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
答案 (1)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
(2)①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范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道所容忍。
②老師的學說已經宏大美好卻不被采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
2.(06東城綜合練習<二>)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斷句。
洛 陽 之 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時 城 中 無 貴 賤 皆 插 花雖 負 擔 者 亦 然 花 開 時 士 庶 競 為游 邀 往 往 于 古 寺 廢 宅 有 池 臺 處 為 市 井 張 幄 幕 笙 歌 之 聲 相 聞。最盛于月陂堤、張家園、棠棣坊、長壽寺東街與郭令宅。至花落乃罷。(選自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答案 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游邀/往往于古寺廢宅有池臺處/為市井/張幄幕/笙歌之聲相聞。
3.(07西安市重點中學高三綜合測試<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1)(2)兩題。
帝問公權(柳公權,書法家)用筆法,對曰:“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時帝荒縱,故公權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筆諫也。常與六學士對便殿,帝稱漢文帝恭儉,因舉袂曰:“此三浣矣!”學士皆賀,獨公權無言。帝問之,對曰:“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浣濯之衣此小節耳非有益治道者。” (選自《新唐書•列傳第八十八》)
(1)上面文言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五處停頓,請加標點斷開。
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浣濯之衣此小節耳非有益治道者。
(2)翻譯文言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②時帝荒縱,故公權及之。
答案 (1)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浣濯之衣,此小節耳,非有益治道者。(譯文:皇上應當選拔賢臣,罷免沒有才德的人,采納臣下的勸諫,賞罰分明。穿洗過的衣服,這是小節,不是有益于治理國家的事。)
(2)①心術端正運筆就端正,運筆端正就可以學會書法了。
②當時皇帝荒淫放縱,所以柳公權說了上面這些話。
4.(06東城區高三綜合練習<一>)用斜(/)給下面文言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
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答案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
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5.(06福州高三質量檢測)把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英雄之言 (唐)羅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