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復習學案
答: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敘)詩人獨愛自甘寂寞安貧守節的澗邊幽草,無意居高媚時的黃鸝。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析)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評)
3、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青帝:司春之神。
問:這首詩在情與景的表現上有何特色?
答:這首詩運用了觸景生情和虛實結合的手法,(敘)因見到菊花在秋天開放時冷寂,蝴蝶也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發揮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變菊花處境,讓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齊開放。(析)抒發了對菊花開不逢時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評)
二、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別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
例如: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本詩表現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從詩中能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借物詠懷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手法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
課內探究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閩中秋思 杜荀鶴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此詩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評價極高。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詩人表情達意的最高境界。本詩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點,試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答: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清 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