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備考沖刺專題復習
有關詩歌風格的一些常用術語:
(1)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志凌云,剛毅雄健,如劉邦的《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贰P蹨営绕涫鞘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活力,特別是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在他們筆下有狼山大漠,有絕域孤域,有同仇敵愾的憤慨,有誓死戍邊的決心。
(2)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就作為主體的詩人而言,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像奇特,志向高遠,襟懷曠達。就作為描寫對象的客體而言,往往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李白是豪放風格的集大成者,蘇軾則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
(3)沉郁。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杜甫之詩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郁的主要內容,但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
(4)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悲慨的內容包括: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辛棄疾的詞。
(5)俊爽。即英俊豪縱,颯爽流利。如杜牧的詩,暢談歷史,痛砭時弊,總結教訓,憂國憂民,既有撐天宏志,又感報效無門。
(6)沖淡。即沖和淡泊。王維的山水詩均有閑、靜、淡、遠的特點。其筆下的大自然往往就是詩人自己,反映著濤人沖淡的心情。
7.論世知人
所謂“世”主要指詩人所處的時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所謂“人”主要指詩人,他的生平遭遇、思想性格及藝術風格。論世知人,對鑒賞古典詩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對這方面的知識,現撮其要略陳述如下。
(1)南北朝時代。
①民歌分北方、南方。北方戰亂頻繁,加之少數民族性格粗獷剽悍,其民歌中往往表現出尚武精神!赌咎m詩》就是女孩子“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典型例子。當然,連年的征戰也給老百姓帶來無窮的災難,不少民歌也反映了這一主題。
南方雖政權頻繁更替,但與北方相比,還是比較安全。士大夫享樂之風延及民間,因此男女戀情幾乎成了這一時期南方民歌的惟一主題。這類詩歌往往通過雙關等手法含蓄地表達男女愛慕情懷!段髦耷肥瞧浯碜鳌
②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厭棄官場,向往自然,去職后長期歸隱,開創田園詩派,多寫自然景色及農村生活,詩風平淡爽朗,語言質樸自然,極為精練。
(2)唐詩題材多樣,風格多姿多彩。
學習唐詩,必須了解“安史之亂”。唐王朝以此為界,前期鼎盛繁榮,后期逐步衰敗。這對詩歌有重大影響,“安史之亂”也是唐詩的一個轉折點。亂前詩歌大多氣象雄闊,感情豪邁,詩壇彌漫著浪漫氣息。尤以李白為代表,奇幻的情思,絢麗的文采,不羈的性格形成了他的飄逸奔放的浪漫主義風格。以高適、王昌齡、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集中反映了盛唐時代的積極進取的精神,這些詩主題大多為兩點:一方面歌頌從軍報國,英勇殺敵,另一方面反對無休止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因此這些詩交織著英雄氣概與兒女情腸,其詩雄奇瑰麗,其情則悲涼慷慨,又纏綿婉轉。而以孟浩然、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則極為成功地描繪了幽靜的景色,其詩恬靜自然,用語精深華妙,借以反映其寧謐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