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d.孔奮施政清明果斷,是非分明。對品德高尚的人,愛之如親人;對品行不端的人,則視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稱他清廉公平。
6.
(1)把第二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及拜太守,舉郡莫不改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線為下面語段劃線部分斷句。
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君子慮福弗及,慮禍百之,君子擇人而取,不擇人而與,君子實如虛,有如無。(《說苑》)
君 子 之 學 也 人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見 終 于 不 可 及 也
【參考答案】
1.d(句中的“退卻”古今都指畏難后退;其余三項,“擾亂”,現在有攪拌,使混亂不堪的意思,在文中是指政局不穩,紛擾混亂;“通貨”,現在指貨幣,在文中指通商貿易,做買賣;“清潔”,現在指沒有塵土污垢,在文中指清正廉潔)
2.b(兩個“既”字,都是副詞,相當于“已經”“……之后”。其余三項,a項前一個“相”字,在這里都偏指一方,可譯為“他”;后一個表“互相”。c項兩個“而”字,前一個是連詞,可譯為“并且”或者不譯;后一個是轉折連詞,譯為“但是”。d項的兩個“以”字,前一個是介詞,譯為“把……”;后一個是介詞,譯為“因為”。
3.d(句中省略的是“孔奮”)
4.c(①句是說其他到這里來做官的人,與孔奮無關;④句是當地百姓的行為;⑥句表彰的是他守城的功績,而非廉潔。)
5.a(“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是說他年輕時跟劉歆學習《左傳》,不是給劉歆講授)
6.(1)孔奮在作府丞的時候,就已經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為太守后,全郡的人沒有不改變自己的操守的,(向他學習的)。(“見敬重”應該譯為“被敬重”,“拜太守”應該譯為“被拜為太守”,“改操”應譯為“改變自己的操守”。)
(2)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臧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
【參考譯文】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年輕時跟隨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劉歆稱贊他,對學生說:“我已從孔君魚那里學到了大道。”
遭王莽之亂,孔奮與老母親和幼弟到河西地區躲避兵禍。建武五年,河西將軍竇融邀請孔奮作自己官署的議曹掾,擔任姑臧長官。八年,賜爵位為關內侯。當時天下紛擾混亂,唯有河西地區較安定,姑臧被人們稱為富縣。這里與羌胡通商貿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縣官,沒有幾個月便都富裕起來。孔奮任職四年,財產一點沒有增加,親自帶著妻子兒女一同以普通飯菜為食。當時全國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奮卻盡力實行清正廉潔,因此被眾人所笑,有的人說他身處富庶地區,不能使自己富裕起來,只是徒然自討苦吃。孔奮注重節操,施政注重仁義平和,太守梁統對他深為敬重,不以官屬的禮節對待他,常到大門口迎接,領入內室引見給自己的母親。
隴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區的太守、縣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員的財物連車滿載,塞滿了山川。只有孔奮沒有資財,乘一輛空車上路。姑臧的官員百姓以及羌胡都說:“孔君清廉,仁義賢明,全縣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離去,我們為什么不報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湊集了成千上萬的牛馬器物,追了數百里送給孔奮。孔奮只是拜謝而已,一點都不接受。孔奮抵達京城后,被任命為武都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