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約失之者鮮矣約:約束。
b.譖延多所冤枉 譖:誣陷。
c.于是外戚斂手,莫敢干法干:觸犯。
d.信哉斯言 信:確實。
2.下列加粗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時王莽貴人魏氏賓客放從
b.宗不悅,延即辭退
c.乃詔衍令自稱南陽功曹詣闕
d.衍在職不服父喪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賴其全者甚眾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b.宗果以侈從被誅 斂貲財以送其行
c.信陽侯陰就乃訴帝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d.衍慚而退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4.下列各句話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a.陰氏屢請,(延)獲一書輒加篣二百。 b.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成)置之。
c.呵使(延)速去。 d.(延)既到,拜郎中,遷玄武司馬。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虞延年輕時為官執法嚴明,在社會動亂時勇敢有為,因而有名聲。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縱,不聽虞延勸諫,臨刑時他為此十分悔恨。
c.虞延懲處陰氏作惡的門客,陰就告訴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堅持嚴正執法。
d.鄧衍因儀表出眾受到皇帝賞識,虞延向皇帝報告鄧衍的不當行為,才使皇帝醒悟。
6.把ⅰ卷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以此見怨,故位不升。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賜輿馬衣服。延以衍雖有容儀而無實行,未嘗加禮。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閱讀材料翻譯成現代漢語。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參考答案】
1.a(“約”,應解為節約、節儉)
2.c(a“賓客”,文中意為門客。b“辭退”,文中意為辭官還家。d“在職”,文中意指在官職上,現詞義已擴大。)
3.c(c兩句中的“乃”均為副詞,于是。a①代詞,他,小賓語;②代詞,那里的,定語。b①介詞。因;②連詞,連行為與目的。d①連詞,表順接;②連詞,表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