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4.a(b應為“延”; c應為“成”; d應為“鄧衍”)
5.d(“虞延向皇帝報告鄧衍的不當行為,使皇帝醒悟”與文意不符,原文是由于“衍在職不服父喪”,皇帝才有所醒悟。)
6.(1)虞延因為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遷。(2)皇帝特意賜給他車馬衣服。虞延認為鄧衍雖然有容貌和儀表可是沒有實際品行,不曾以高于一般的禮節對他。
7.接觸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親自)實踐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艱難。翻閱五岳圖,認為了解了山,還不如砍柴的人(邁出去)一步(了解得多)。細數了八珍的菜譜,認為了解全了菜的味道,還不如廚師嘗一口知道的多呢?
【參考譯文】
虞延年輕時做亭長,此時王莽的貴人(女官名)魏氏的門客放縱,虞延帶領官吏沖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遷。王莽末年,天下大亂,虞延常常披鎧甲戴頭盔,護衛親族,抵御掠奪的強盜,依賴他保全生命財產的人很多。東漢建武初年,他被任命為細陽縣令。后離職回鄉,太守富宗聽到虞延的名聲,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車子及其裝飾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勸諫說:“過去晏嬰輔佐齊國,穿粗陋的皮衣還不完整;季文子輔佐魯國,妾不穿絲綢衣服。因為節儉而失誤的人很少啊。”富宗不高興,虞延就辭官離開了。過了不久,富宗果然因為奢侈放縱被殺,臨處死刑時,他擦著眼淚嘆息說:“我遺憾沒有聽功曹虞延的勸諫!”(虞延)升遷為洛陽縣令,此時明家(陰皇后家族)有個叫馬成的門客,常常搶劫偷盜,虞延收捕審問他。陰家屢次請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說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陽侯陰就(陰皇后之弟)于是告訴了皇帝,誣陷虞延冤枉過很多人。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館舍,親自檢查囚犯罪狀。虞延讓那些案情有可論辯的囚犯站在東邊,無理可講的站在西邊。馬成于是回身想到東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對他說:“你是人中的大蠹蟲,長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權勢),不怕熏燒。現在審查核實沒完,應當完全依法制裁!”馬成大喊說自己冤屈,皇帝的近衛軍官用戟刺著虞延,喝叱虞延放開馬成。皇帝知道虞延公正無私,對馬成說,“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災禍!”呵斥讓他快走回去。幾天后馬成被處死刑。從此外戚收斂行為,沒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陽太守。永平初年,有個新野功曹鄧衍,憑外戚小侯(承襲侯爵的子弟)的身份每次參加朝會。而容貌姿態行走的樣子超出一般人。顯宗皇帝看見他,回頭對身邊的人說;“我的儀表相貌怎么像這個人!”特地踢給他車馬衣服。虞延認為鄧衍雖有容貌儀表,可是沒有實際品行,不曾對他有高于一般的禮節。皇帝已經認為鄧衍與眾不同,于是下令讓他自稱南陽功曹到皇宮。他到了以后,被任命為郎中,升為玄武門司馬。鄧衍在官職上不為父親服喪,皇帝聽到此事,于是嘆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難做到。’這話確實啊!”鄧衍很慚愧,辭去了官職。因此(時人)認為虞延有知人之明。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咸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贛州。德祐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發郡中豪杰,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鎮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轉至高郵,泛海至溫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范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年四十七。(節選自《宋史•文天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