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復習
③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④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答案]杜牧,絕句;李白,古體詩;張志和,絕句;杜甫,古體詩;柳永,詞。
19.解釋文中劃線的詞語。
唐代是詩人輩出的時代,文學史上有“七絕圣手”,有“大李杜”和“小李杜”之稱,有“郊寒島瘦”并稱,他們的詩篇千百年來流傳遠播,匯入中華文化的精神巨流。
七絕圣手 郊寒島瘦
大李杜 小李杜
[答案]依次是王昌齡,孟郊、賈島,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目。
備課資料匯編
一、文體常識
從文學角度,可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
(一)詩歌
詩歌,按題材可分田園詩、山水詩、邊塞詩等;按內容可分寓言詩、童話詩、諷喻詩等;按表達方式可分敘事詩、抒情詩;按年代可分為古詩和新詩(以“五四”為界);按體裁可分為舊體詩和新體詩;按格律可分自由詩和格律詩。 1.舊體詩
⑴古體詩。在句式上有四、五、六、七言,雜言等;在用韻和篇幅上較為自由;在文體上,有的有“吟、歌、行”等字作標志。如《詩經》多為四言,《楚辭》多為六言,樂府詩多為雜言,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是雜言詩。
⑵近體詩。因對詩歌形式的規格、音韻有嚴格要求,又稱“格律詩”?煞致稍姾徒^句兩類。①律詩,有七律和五律之分,如毛澤東的《長征》(七律)、杜甫的《春望》(五律)。②絕句,有七絕和五絕之分。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七絕)、王之渙的《登鶴鵲樓》(五絕)。律詩大多為八句,絕句由律詩中斷而形成,只四句。兩者都是偶句押韻,第一句隨便。律詩的四聯又稱首聯、領聯、頸聯、尾聯,其中領聯、頸聯往往是對仗的。
2.詞、曲
詞,最初稱“曲子詞”,是配樂的,后來逐漸配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因為句式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后來也有叫詞為樂府的,如《東坡樂府集》。
每首詞都有一個與之相配合的樂調,叫詞牌。每一種詞牌在段數、句數、每句的字數、韻律、句式、聲律方面均有嚴格的規定。所以根據詞的第一句(或任一句)的字數、聲律,便可知它屬什么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