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復習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崔顥《黃鶴樓》)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唐•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出師表》)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知須臾之所學也;吾嘗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莊子《逍遙游》)
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蠢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