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復習
[點撥]此題考查文學常識的運用。先思考文學史上父子三人都以詩賦盛名的“大文豪”有哪些?著名的有曹操、曹丕、曹植;蘇洵、蘇軾、蘇轍。再分析原詩,詩中“峨嵋”是唯一的線索,可知是四川籍,由此可判定是蘇洵父子。(曹操系安徽亳州人)
3.對下列6個劇目進行分類篩選,如果分三次篩選,應該怎樣篩選?用的是怎樣的標準?
①《竇娥冤》 ②《雷雨》 ③《白毛女》
④《龍須溝》 ⑤《茶館》 ⑥《屈原》
[點撥]此題考查文學體裁的分類。第一次從創作的時代分(元雜劇和現當代的戲劇)將《竇娥冤》篩出,第二次可從歌劇與話劇角度篩出歌劇《白毛女》,第三次可從歷史劇和現代劇角度篩出歷史劇《屈原》。(第二次與第三次可對調)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試題作深一層的思考和剖析,探究設題的目的、設題的角度、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失分的原因,從而引起復習的關注和尋找對策。兩個案例,一個側重于對失分點的關注,一個是對主觀題題型的預測。
二、案例探究
[案例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XX年上海春季高考題)
a.七言詩是長短隨意,聲律比較自由的詩體,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長恨歌》都是用這種詩體寫成的杰作。
b.明清兩代出現了《琵琶記》《牡丹亭》《桃花扇》等一批優秀劇作,它們題材各異、風格有別,在中國戲劇史上放射著熠熠光彩。
c.《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戲劇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國現代話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法國十八世紀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主要小說總稱為《人間喜劇》其中包括《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
[解題思路]題中四個選項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八位作家的十一部作品。a項中三位詩人是我國唐代詩歌創作最高成就的代表。教材中介紹較多,比較容易判斷。b項在判斷時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琵琶記》教材中沒有,作者高則誠又生活在元末明初,不易辨別。c項也是熟知的作家,難度不大。d項中應是十九世紀。
[參考答案]d
[評點與探究]此題綜合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識記。本來考查的都是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作品,難度不大,但設題者卻劍走偏鋒,把錯誤設在時代上,就很容易失分。可見,解題時不能因為熟悉而忘乎所以,一定要細心,不放過一處文字。同時,平時復習時更應該以認真的態度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