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
“明月之詩”“窈窕之章”指《詩經•陳風•月出》。這首詩寫一個男子在月下懷念美人,情思婉轉,節奏優美,是一首別具風格的雙聲疊韻詩。全詩及譯文如下:
月出皎①兮,月兒東升亮皎皎,
佼人僚②兮,月下美人更俊俏,
舒窈糾③兮,體態苗條姍姍來,
勞心悄④兮。惹人相思我心焦。
月出皓⑤兮,月兒出來多光耀,
佼人⑥兮,月下美人眉目嬌,
舒懮受⑦兮,婀娜多姿姍姍來,
勞心慅⑧兮。惹人相思心頭攪。
月出照⑨兮,月兒出來光普照,
佼人燎⑩兮,月下美人神采姣,
舒夭紹兮,體態輕盈姍姍來,
勞心慘兮。惹人相思心煩躁。
(譯文選自程俊英《詩經注譯》,載《十三經今注今譯》,岳麓書社1994年版)
①〔皎〕形容月光潔白明亮。
②〔佼人僚〕佼,通“姣”,美好。僚,通“嫽”,俏麗。
③〔舒窈糾〕形容女子舉止嫻雅婀娜。舒,舒緩。窈糾,通“窈窕”,形容女子體態苗條。
④〔勞心悄〕憂心深重的樣子。勞心,憂心。悄,憂愁的樣子。
⑤〔皓〕形容月光明亮。
⑥〔(liǔ)〕美好。
⑦〔懮(yǒu)受〕形容步態優美。
⑧〔慅(cǎo)〕憂慮不安的樣子。
⑨〔照〕明亮的樣子。
⑩〔燎〕光彩照人的樣子。
⑾〔夭紹〕形容女子體態輕盈。
⑿〔慘〕通“躁”,因憂愁而煩躁不安的樣子。
2.關于“御風”
《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而行,泠(líng)然善也!绷凶樱埽崌。相傳列子得風仙之道,能駕風飛行。泠然,輕妙的樣子。
3.關于“羽化”
《晉書•許邁傳》:“永和二年,(邁)移入臨安西山,登巖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玄自后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4.關于“客有吹洞簫者”
清代趙翼《陔余叢考》卷二十四:“東坡《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不著姓字。吳匏庵有詩云:‘西飛一鶴去何祥?有客吹簫楊世昌。當日賦成誰與注?數行石刻舊曾藏。’據此,‘客’乃指楊世昌。蘇軾《次孔毅父韻》:‘不知西州楊道士,萬里隨身只兩膝!衷疲骸畻钌匝宰R音律,洞簫入手且清哀!瘲钍啦拼岛嵖芍^蒜植匦挪煌。按,世昌,綿竹道人,字子京!
三、參考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風緩緩吹來,江面水波平靜。于是舉杯邀客人同飲,吟詠《詩經•陳風•月出》一詩的“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牽牛星之間徘徊。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面,波光與星空連成一片。我們聽任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面上自由飄動。多么遼闊呀,像是凌空乘風飛去,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么飄逸呀,好像變成了神仙,飛離塵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詞說:“桂木的棹啊,蘭木的槳,拍打著清澈的江水啊,船兒迎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笨腿酥杏写刀春嵉模粗杪暣岛崙汀:嵚晢鑶鑶,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余音悠揚,像一根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能使潛藏在深淵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啜泣。
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客人說:“為什么會這樣?”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川繚繞,郁郁蒼蒼,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灑酒祭奠,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里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經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余音寄托給這悲涼的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