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斂性止瀉藥:
1、次碳酸鉍(堿式碳酸鉍)bis muth subcarbonate,basic bis muth carbonate:口服后在胃腸道粘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起收斂作用,減少炎癥滲出(消炎),減輕腸刺激(止瀉)。用于腹瀉、慢性胃腸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大劑量久服可引起便秘。
2、鞣酸蛋白tannalbin,albumin tannate:在小腸堿性條件下被胰蛋白酶分解,逐漸釋放出鞣酸,與腸粘膜炎癥表面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膜,而產生很強的收斂、消炎、止瀉作用。用于急性胃腸炎及各種不能消除病因的腹瀉。 注:鞣酸本身對胃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在小腸內還可水解成沒食子酸,無收斂作用。
(二)吸附性止瀉藥:
包括藥用炭、白陶土、矽炭銀片及天然硅膠。為不溶粉末,不被腸粘膜吸收,有較強吸附作用,能吸附腸內有毒物質、細菌、氣體等。還能覆蓋腸粘膜炎癥表面,減輕刺激。用于急性腸炎、腸內異常發酵引起的腹瀉、腹氣脹及食物、藥物中毒。 此類藥也能吸收各種消化酶及維生素等,不宜長期應用。
(三)抑制腸蠕動的止瀉藥:
1、松馳性止瀉藥(解痙藥):阿托品類(抗膽堿作用)、罌粟堿papaverine、乙雙苯丙胺alverine、麥皮凡林mebeverine、鹽酸咯哌丁胺(易蒙停)loperamide hydrochlride。
2、痙攣性止瀉藥:阿片制劑、苯乙哌啶(氰苯哌酯)diphenoxylate、苯羧哌啶difeoxine、乙氨苯吲哚ci-750等。
3、特異性止瀉藥:促菌生ereobiogen、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