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病因及治療
(四)教師:素質偏低
1、不會寫文章:說語文教師寫不來來文章,仿佛在說士兵不會放槍,農人不會耕田,一樣多余可笑。其實不然,幾年前上海這個大城市曾舉行過一次師生作文競賽,結果發現有不少教師寫不過學生,蘇北有一個縣曾讓高中二年級的語文教師與學生一起參加語文高考,以選擇高三語文教師,最后一道作文題有相當部分教師的文章競達不到一類作文的最低評分標準。83年小學低段語文教材教法考試看圖作文,不到30%的人及了格(當時我還年輕得了89分,這在當時算很高的分了),有的同志補考了好幾年,甚至有的人考到最后也未過關。最近幾天,三·一班的學生吳新宇寫了幾首詩寄到《小龍人報》,主編收到后感到很驚喜,認為若是自己寫的話,這個學生很有培養前途。(我后來調查證明是學生所寫)現摘錄兩首以饗諸君(一)《晨景》“火紅朝陽一線明,晨風拂面格外新;風吹草動低聲語,遙處百鳥齊放鳴。”(二)《長城》“長城蛇蜒千萬里,好似青龍盤山嶺。爪銳角利氣沖天,保我中華享太平。”我把這兩首詩給國良同志看了,他認為此詩是60歲以上的讀過古書之人所寫,其實是我們的學生,今年才9歲。請問在座諸位,你寫的詩比得過這個學生嗎?自己不會寫文章,還指導學生作文,只能是隔靴搔癢,不著邊際,不僅如此,教師背書就背不過學生,我聽過許多學生私下不服氣地說,光叫我們背,你還不一定背得倒呢。這可能是真的。我在松林教書時教學生背東西,有個自認為很聰明的學生就說:張老師你還背不倒呢。我說你娃娃聽著,張老師可以一字不漏地背給你聽。張老師能背的東西很多,你不要狂,遇到張老師教你的小學,算你有運氣。在座的教師遇到這樣的學生你敢不敢提勁?
2、不能即興演講:許多教師在家中罵人,吹牛頭頭是道,一旦上陣,話都說不清楚,你聽了半天,不知道他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從現在起就要培養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每周3位教師開會前必須演講。
3、不能寫一手好字,不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教師唱讀現象有之。“黃絲馬馬來抬肉肉……”、“秋天來了!……”沒有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說話味同嚼蠟。
4、不會欣賞文學作品:看小說、電影、電視只追求故事情節,我從沒有看完過一部瓊瑤、岑凱倫的言情小說,金庸的武打小說,因為我是認為他們根本無文學性可言,都是一個模式,不是恩恩愛愛,卿卿我我,就是打打殺殺,俗得掉渣。看電視、電影談論的是:“啊,這么漂亮的女人死了多可惜!”,我說那是悲劇,只能這樣安排,作者安排得很好;“啊,怎么這么巧,偏偏就遇到了清官”,我說那是喜劇,“無巧不成書嘛”,它的主題是要揭示:“好人一生平安”,不會欣賞文學作品,肯定教不來文學作品。過去的塾私先生至少都是秀才,還有很多人是飽學之士,背不了200-300篇文章、詩詞的教師可以說是教不好語文的。
(五)教法:單一、呆板
①受蘇聯談話法影響。前面所述,語文教學園地處著兩座山,一座是“問答式分析”,另一座是“練習的機械化”,機械化已述,所謂問答式分析,就是根據語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一連串的問題,進行“分析”,一問一答,追求表面的熱鬧,這正是呂淑湘先生早就抨擊的“發胖式”的分析。其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并不琢磨如此分析讓學生得到什么,達到什么目的。其形式的根源:一是受蘇聯“談話法”的影響;(在教學上受蘇聯影響最大,教科書的編寫、大綱、幾乎照抄、教學觀念、50年代是同志加兄弟,全盤蘇化,連穿花衣服要都照學)。二是1958年前后,受左的思想影響。②大搞架空分析的陰影所致,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分析得支離破碎。如夏衍先生寫的《種子的力》文章中寫小草“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終于被掀翻了”僅此一句,就提出“石塊”暗指什么?“石塊被掀翻指什么?”“終于”是什么意思?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一句話提出5個不著邊際的問題“分析”,可以推想,小學生即使費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是不可能回答清楚的。再說,回答出來又有什么意義。我認為,有些文章的作者未必就意識到了它寫的含義,有些“分析”純粹是人為附加的。原來可以讀懂的文章,經這么一“分析”,學生反倒讀不懂了,這樣的課例全國風行。再如二冊《司馬光》的分析更為可笑,此教案登在《四川教育》上,還說是優秀教案。見《司馬光教學設計》,可笑,實在太可笑,完全失去了語文科的性質,忘記了語文教學的任務,我認為這完全是一節思想品德課。③片面理解新教法,教法上跟風。如目標教學,仁壽只搞這個,小學教學園地只搞這個教法,小學教學園地長期存在“學霸”,要在小學語文園地有生氣,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總之,我認為語文教學在教法上形而上學盛行。我在思考中國教育為什么只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轉,而不能有自己科學的獨特的教法。八十年代前期全盤蘇化,八十年代后期全盤美化,把中國自己的傳統全部丟掉,中國孔老夫子是圣人,是教書匠的老祖宗,他的教育言行在樂正克所著的《學記》中所載,很多理論至今為全世界教育所采用。如“啟發式”、“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道而弗牽,牽而抑,開而弗達……”等等都是很寶貴的財富,我們為什么不可以繼承并加以光大呢?我想,如果孔圣人在天有靈的話,他一定很氣我們這些不肖子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