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病因及治療
西邊菜花黃, 月字旁,
東邊櫻桃紅。 月光亮,
小蜜蜂,嗡嗡嗡, 三五夜,
飛到西,飛到東, 月明朗。
西邊豐收樂,
東邊笑聲濃。
等形式,用兩年時間可以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生能讀課外書報,能寫300字左右的短文,數學成績也比對比班高出20%;思維敏捷,屬對能力可以與電視臺的記者相比。
4、中國四大名著可以作為課本進行講授,也不是單純只講此一種,重要內容講點。
5、中國語文傳統的編選方法要繼承。《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增廣賢文》可以借鑒,這既有思品的內容,又有語文知識,便于記誦,為什么不能學一點呢?尤其是對語文啟蒙階段的兒童尤為重要。
(二)切實提高教師素質。
要求:①要能不打頓地背誦200篇以上的美文,唐詩、宋詞……毛澤東的詩詞,多看些名著。(毛澤東主席是非常偉大的詩人,浪漫主義色彩極其濃厚,他的胸襟和氣魄史無前例。58首發表的要能基本背誦,讀他老人家的詩簡直是一種享受,如“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通南北。煙雨茫蒼蒼,龜蛇鎖大江……”,“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才飲長沙水,又食五昌魚……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有興趣的同志可以與我專題研究)②學一點歷史、哲學方面的知識,中國歷來是文、史、哲不分家,一個語文教師只認得了幾個字,講課是無法生動的,說話是少有說服力的。③看電影、電視、小說等多從藝術性上去理解、去欣賞、去分析。④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每天能靜下心來看一個小時的書,吸收一些新的東西,把書放在床頭柜上,每晚睡前堅持看,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不看反倒睡不著,總覺得缺點啥。⑤做好讀書筆記,把你認為好的東西分門別類寫出來或剪下來,日積月累,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趙字驥教授堅持每天至少寫2張卡片,成為中國農村教育著名的專家、學者。學校的楊力先生在這方面做得很不錯,還有其他教師在這方面也是做得不錯的。⑥拿起筆來寫文章,總結自己的得失,要經常練筆,否則“三天不練手生”,這幾年文永明、鄭邦兵、楊力、黃建明等同志做得是較好的。
(三)認真貫徹啟發式教學原則,根據教師的特點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無論你選擇何種方法,“啟發式”教學原則是必須貫徹的,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朱熹:“憤者心不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不要通過表面的熱鬧,搞形式、擺花架子,不要追風,人家叫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比如制課件,是不是所有的課都要求制課件?很淺顯的無必要,教法要根據自己的特長來確定,在小學教育界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必須打倒“學霸”,允許各種新鮮空氣進入語文教學園地,在此我重申,可以不按目標教學搞,允許教師有選擇,若上面要檢查要批評請朝我身上推,在《教學法大全》上(趙學驥、楊東主編)有80種教法,為什么只允許一種而不允許其它,且中國的目標教學沒有跟布魯姆學完整,我敢公開說,我不贊成只搞目標教學,它該“壽終正寢”了,因為理論上不一定正確,實踐上加重師生負擔,無教學藝術,目標教學的教學環節只是把凱洛夫的“組、復、新、鞏、布”改了一個名稱,加了一些生僻的術語,實質內容是沒有改的。教師的教案我也不贊成寫得很全、很細。根據個人情況,字跡也不一定寫得工整,只要自己能認得了就行,允許有很多改動,因為教案是自己看,自己用的,比如我的講稿,就不一定寫得很好,這是我看的。總之,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師的特長、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內容來確定,在教法上并不存在上明顯的優劣。
(四)以讀為本,加強訓練。
“書聲瑯瑯”應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征,自古中國語文教學都是如此,教師的師傅孔子傳說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賢,據考證,孔子36歲教書,72歲去世,教書36年,平均每年教幾十甚至百多名學生,他搞得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在適當時候點拔。因而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就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讀”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