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論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4篇
總之,科學發展觀是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的真諦在于“科學”,抓發展必須始終堅持“科學”二字。毛澤東同志在革命戰爭時期,就曾經形象地把任務和方法比喻為過河和橋、船的關系。推進科學發展、加速實現崛起,也有一個任務與方法的問題,既要提出科學的目標,又要確立科學的思路、掌握科學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抓發展得講科學。
科學抓發展必須強化能力素質。立足省情,走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崛起之路,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然十分復雜,任務繁重而艱巨。科學發展是一種能力要求。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沒有過硬的本領是不行的。黨員干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骨干力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所在。他們是不是具備謀劃和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實現崛起的進程。科學發展能不能上水平、人民群眾能不能得實惠,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有沒有真本領的試金石。作為科學發展的引領者、正確思路的決策者、實踐行為的示范者,領導干部要真正擔當起領導科學發展的責任,就必須加強學習、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把握科學發展的主動權,提出科學發展的新思路,開創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對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重大指導作用。
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所追求的全面發展,就是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這四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其中,經濟是基礎,只有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才能為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提供堅實物質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對于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有著重要的保證作用,只有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才能為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文化是經濟、政治、社會的反映,又對經濟、政治、社會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只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為經濟、政治、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精神支撐;社會建設是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在社會領域的綜合體現,只有大力加強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為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社會條件。
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要實現全面發展,必須立足新的歷史起點,處理好由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因此,協調發展是實現全面發展的正確道路和政策途徑。協調發展,是指各個方面的發展要相互適應,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人類的延續和代傳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發展都應該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發展留下空間和條件。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組織工作必須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創新思維模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斷開創新局面。
堅定不移地把抓好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來襲,胡錦濤總書記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講話時表示,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為此,我們首先要把國內的事情辦好。很顯然,總書記的意思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抓好發展。事實也正是如此,中國經濟唯有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才有能力抵御金融危機。目前,我國一些對外出口企業已經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有的甚至瀕臨破產,對此本著抓發展的指導思想,政府應幫助企業迅速走轉產的路子,及時擺脫對外出口的依賴性。就全國而言,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指示,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加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及時調整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才是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最好辦法。
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中國有13億人口,3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的發展還很不平衡,尤其是貧富差距懸殊的情況依然存在,民生問題依然是各級政府時刻不能忘懷的大事,面對金融危機的來襲,這個問題尤需引起高度重視。針對目前的救樓市,到底是救高房價還是救市場,到底是救開發商還是救無房住的老百姓,就考驗著地方政府的執政智慧。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直接用納稅人的錢購買空置房的辦法,就很受公眾質疑。面對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逐漸侵襲,眼下又時值寒冬季節,元旦、春節也很快來到,穩定物價、穩定市場,確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受太大影響,讓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災區群眾,都能過上一個溫飽無憂的冬天、度過喜慶祥和的年關,應是各級地方政府須臾不可懈怠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