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三字經”
公文是黨政機關常用文體,公文寫作是機關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功。公文好寫,寫好也難。只有熱愛公文,掌握了技巧,肯下功夫的人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公文。也就是說,想要提高自己的公文寫作水平,必須念好“愛、巧、功”公文寫作的“三字經”。
一、愛
常言道,干一行,愛一行。沒有敬業精神,對工作缺乏熱情的人,是成就不了任何事情的。公文寫作也不例外,要想寫好公文,首先要熱愛公文寫作,鐘情公文寫作,要真正了解公文寫作的魅力,體會公文寫作對一個人素質提高、事業成功的作用和意義。
從事公文寫作,有利于增強干部學習的自覺性。當今社會,信息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時代發展對每個人的知識構成和素質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形勢迫使領導干部必須養成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如果離開學習,今日的飽學之士可能會成為明日的落伍之人。然而,天下成事者,一半是因興趣所使、名利所趨,一半出于形勢所逼、責任所迫。公文寫作的任務和壓力,往往要求從事公文寫作的人不斷學習新經驗,樹立新觀念,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這一工作壓力的長期存在,會使人逐漸實現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由階段性學習到經常性學習的轉變,久而久之,便會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習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事公文寫作,有利于增強干部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們常知其利,不知其弊。世上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旁觀議論,永遠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得真諦不得要領。只有躬身人局,親自實踐,才會樂在其中,精于其道。機關公文種類繁雜,涉及機關工作方方面面,這既增加了公文寫作的難度,但也創造并提供了公文寫作者熟悉情況、了解問題的條件和機會,鍛煉了“爬格子”人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長期從事公文寫作,使人更加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這是不經意間養成的習慣,也是長期從事公文寫作的必然結果。
從事公文寫作,有利于增強干部的全局觀念和把握形勢的能力。與文學寫作不同的是,公文寫作決不是個人觀點、私人情緒的自然流露和傾吐,而是眾人智慧和領導意圖的科學反映。從某種意義上講,公文的寫作過程實質上就是對一件事情、一項工作的決策過程。公文的特點,決定了公文寫作者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問題、理思路,必須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吸取大家的意見和智慧;公文的特殊性,也決定了公文寫作者必須站在領導者的角度,定措施、作決策,很好地體現領導集體的看法和思想。如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必定會提高公文寫作者的全局意識和決策能力,提高其領導水平和管理素質。
從事公文寫作,有利于增強干部的事業心、責任感,成為催人進步的不竭動力。毋庸諱言,在機關從事公文寫作,會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博學之士和事業有成之人,受到不斷的啟迪與啟發,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也會有機會見識更多的事,了解更多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受到更多的激勵和鼓舞,從而鞭策自己不斷進取,努力奮進,實現由一個臺階向另一個臺階的跨越,爭取事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二、巧
仔細琢磨,干部寫公文,雖與園丁植樹育花工作性質不同,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要想精通公文寫作之法,就得很好地借鑒園丁植樹育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