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三字經”
4.錦上添花
萬木皆有綠,好樹花不同。好的文章必須“錦上添花”。文章的花,就是在文章的關鍵之處,在最能體現(xiàn)觀點的地方,點綴上具有韻律、富有哲理、精彩易記的句子。寫作者可以引用前人名言,可以引用有關領導的精確論述,也可以引用群眾的鮮活語言,還可以自己獨創(chuàng)發(fā)明。文章有了“花”,便會進一步加深讀者、聽眾對文章的接受程度。
三、功
熟知公文寫作之巧,不等于就能把公文寫好。正如懂得駕車理論,不等于你就能開車上路。“要想有收成,需要下功夫”。要想寫好公文,除需掌握公文寫作要領外,還要從平時做起,從基礎做起,養(yǎng)成“勤讀、多集、善思、調研、常練”的良好習慣。
1.勤讀
勤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養(yǎng)成經常讀書、看報、看電視、聽新聞的良好習慣。要會利用時間,懂得“人之差距關鍵在于業(yè)余時間”的道理,學習并發(fā)揚雷鋒擠時間的“釘子精神”。要注意培養(yǎng)學習興趣。人的興趣愛好源于后天培養(yǎng),并非與生俱來?茖W研究表明,人們往往會對熟知的或者與己相關的事物感興趣?梢娬莆盏闹R越多,知識面越廣,學習的興趣會越濃,學習也才能更持久。
勤讀還要會讀,就是要掌握讀書看報的方法。信息時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呈現(xiàn)給讀者和觀眾,所以我們要勤讀,更要有選擇地讀。要揀重要的內容讀,要選好的文章讀。什么內容重要?這會因人而異。若從工作的需要出發(fā),那么,與你工作有關的就重要,也就是說,你關心的東西對你來講就是最重要的東西。一般來講,全國性、全省性的報刊、雜志和會議材料,其文章質量普遍較高,內容觀點豐富,寫文章的人,一定要作為閱讀的首選。會讀不僅體現(xiàn)在對內容的選擇上,也體現(xiàn)在方法的選擇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章要精讀、反復讀,可以一個“意群”一個“意群”地讀,或者隔行讀,或者跳躍著一段一段地讀。不太重要的文章,可以只看標題,瞧一瞧每段的開頭,大概了解文章內容即可。
勤讀必須有目的地讀,就是要明確讀后掌握些什么。首先是看文章的觀點,這是讀書看報的主要目的;其次了解情況,記住數(shù)據(jù),掌握事態(tài)的發(fā)展動向;第三是研究文章的結構與寫法。對那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重要的、好的文章,看見標題后,應先閉書靜思,設想如果讓自己來寫,如何構思取材,如何布局安排,然后再打開來讀,這樣便能更好地體會“美文”的妙處,更有利于促進自己寫作水平的提高。
2.多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不了解情況就寫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掌握素材除了平時堅持勤讀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多集。資料積累有三種方法:一是文件袋積累。就是把自己認為重要,有保存價值的資料按自己的意圖分類裝袋集中保管。與裝訂的方法相比,利用文件袋積累便于隨時按需要重新分類,有利于定期、不定期地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篩選淘汰,也便于寫作時拿取參閱,或復印使用。二是利用電腦收集。就是將有用的資料通過掃描等辦法輸入電腦,按類分目,建檔保存。三是筆記本記錄。主要用來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事例和精美語句,便于用時查找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