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于理論寫好分析類應用文
為了給員工提供一個交流意見、切磋技能、傳遞經驗、展示才智的平臺,許多大公司都辦起了內部期刊,有的公司為了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還不定期舉辦各類有獎征文比賽,發動員工為企業的建設和發展想點子、找路子,及時總結從工作實踐、學習思考中領悟出來的真知灼見。由于這類文章一般都是在對某一實際工作對象加以分析、綜合、比較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觀點、結論,所以這里將其統稱為分析類應用文。從目前情況來看,一方面分析類應用文用途很廣;而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寫作此類文章的水平卻亟待提高。大多數企業員工都面臨著這樣一個矛盾:有材料、有想法、有感悟,卻苦于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有條理、透徹地表達出來。企業員工寫不好分析類應用文,固然有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最要害的問題還在于理論環節的薄弱。針對此種狀況,本文擬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充實理論知識,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
分析類應用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分析,要想寫好它,首要條件就是提高分析能力。任何事物都有質和量兩個方面,要深入準確地把握某一對象,就需要分析它的質和量。因此,我們通常把分析方法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大類。假如說定量分析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數學、統計學的學科基礎和大量的定量分析練習的話,那么充實理論知識,提高理論修養,則是提高定性分析能力的前提。在這里,我們談的主要是后一點,即如何運用理論提高定性分析能力的問題。
定性分析是指對對象質的規定性進行科學抽象和理論分析,并從中得到規律性的熟悉和深刻的見地。要提高定性分析能力,我們不但要具備哲學、邏輯學的思辨、思維的方法論的修養,而且還要對所要進行理論分析領域的理論知識比較熟悉。譬如:我們要對某一地區的電信運營活動加以分析,除了要具有一般的哲學、邏輯學素養之外,還要熟悉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經濟政策理論、治理學、市場學的理論,以及電信行業乃至某一類電信產品所特有的運營規律。假如對以上領域的理論知識不甚了解,那么我們對于該領域的問題和現象的分析,就難以進行。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理論知識的充實擴展,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平時就要注重積累,而且,在調查研究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新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及時補充新的理論知識。有人也許會說:各種各樣的理論這么多,如何學呢?三點建議:一是有針對性地去學習跟自己平時調查研究的對象有關的理論;二是選取本領域有代表意義的名家名作來讀;三是不貪多,但要領會得深。這樣一來,至少能夠保證你在分析某一特定問題時,能夠游刃有余。有人也許會說:分析思辨是一種天賦的能力,哪里是讀幾本理論書就能具備的呢?不錯,分析思辨的確是一種能力,思辨能力,不能排除天賦的差異,但也并不神秘,它能夠憑借后天的練習而提高。讀一些思辨性強的著作,本身就是一種最有效的思辨能力的練習;而另一種有效的思辨能力的練習,就是運用你所把握的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
二、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更好地分析解決問題
理論本身不是遠離生活的,也不是籠統的。理論只有在脫離了生活現實的時候,才被譏笑為無聊的空頭理論。其實,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都離不開理論的規約和指導:政治生活中講政治理論,企業生產中講治理學,藝術創作和鑒賞中講藝術哲學或者說美學。理論就像一把解剖刀,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就是使用這把解剖刀去解剖現實現象的過程。怎樣解剖呢?一個最基本的思路,就是“觀照”的思路,也就是說你可以沿著這樣的思路往前走——理論家、研究者是如此這般講的,那么,事實又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