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長為一名領導講話稿的寫作高手
抓題目一定要思想解放,敢于思索,富有創新精神。當今需要在堅持大原則前提下,勇于創新,提出并寫出別人沒寫出的問題,提出并寫出人人心中有而筆下無的東西,寫出別人欲言而又未言的東西。衡量一個文字工作者水平的標準有三點:別人沒想到的你寫出來了,為上;別人想到但沒說出來而你寫出來了,為中;別人想到并說出來了而你又說出來的,為下。
(五)要認真細致地構思謀篇
構思謀篇非常重要。比方做衣服,沒有衣料不行,但有了衣料,剪裁不好也不行,甚至會把衣料給毀掉了。起草文稿也一樣,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結構安排不好,仍然寫不出好的文稿來。要注意兩點:即設計好文章結構和深化講話主題。
⒈設計好文章結構。圍繞主題設計結構是起草文稿的重要方略。一個寫作任務下來,撰寫者首先應當在這方面下功夫,不能一見任務就作戰術考慮,馬上鉆到具體材料的遣詞造句的技術工作中去。文件起草,首先是從宏觀上考慮,又如同蓋房子先要有設計,有骨架一樣,如果設計結構不行,只是在粉刷裝修上下功夫,房子質量就沒有根本上的保證,甚至還會塌下來。報告起草常常見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內容及主體結構上。所以,撰寫者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人,擁有領導方略,會謀篇布局。
結構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和排列形式,老秘網認為,即構思、謀篇。安排結構的基本原則是四個字:不板不亂。也就是不死板,不雜亂。具體要求有四:一是綱目清楚,思路貫通;二是層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銜接緊密,符合邏輯;四是開頭明快,結尾有力。
安排結構要考慮到以下四點:第一,全面考慮闡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需要。第二,層次段落要圍繞主旨,按照表現事物本質和特征的需要來安排。第三,條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便于領會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層次之間有正確、嚴密的邏輯和照應關系,通篇渾然一體。
布局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列書面提綱。提綱是詳是略,應根據文稿內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習慣而定。一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體會,重要講話,諸如大型會議上的領導同志講話,提綱應盡可能列得細一些,甚至可以細到每段幾個層次,每個層次闡明什么問題以及精彩的闡述語言等。這樣,再稍加擴充、潤色、歸整,就可以成為一篇象樣的文稿。二是打腹稿。雖沒布局成文,但中心有個輪廓勾畫,短一些、急一些的文稿多采取這種辦法。
⒉深化講話主題。講話的主題,是通過載體內容所表達出來的明確意圖、基本意見,是行政目的的具體體現。所謂講話主題的深化,就是主題向縱深層次性發展,呈現出由低向高、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由殘缺到完整的態勢。主題不存,公文無魂;主題突出,文稿有神。《出師表》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它深蘊了“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之所以代代相傳,就在于他提出了“居安叫危”、“戒奢以儉”、“載舟覆舟”的精辟思想;毛澤東同志在解放戰爭時期寫的《關于情況的通報》之所以載入史冊,關鍵在于通過闡述各個戰場的情況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一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光芒的真理。黨的xx大報告,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這個主題,鮮明地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目標,以最簡練的語言,體現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的偉大實踐和認識的歷史經驗,界定了我們黨在新世紀的歷史定位,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世紀的根本走向。可見,主題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強;思想性越強,文稿的生命力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