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長為一名領導講話稿的寫作高手
深化講話主題要把握以下重點:
一是細化領導要求。領導意圖與要求最初表現的形式的比較復雜的。有的十分明確,有的僅是個傾向,有的比較零碎,個別情況下還有意見分歧的態勢。因此,要對其進行提煉、深化處理,形成一個正確的領導集團(班子)的旨意。這個深化過程,首先是補充完善。領導人的新思想剛剛產生時,由于認識和實踐的局限,很難完全正確,這就要調動各種手段,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從實際出發,把它系統起來,成為完整、嚴謹、系統的領導思想。第二是凝煉提高。要經過智囊組織的熔爐加工、優化、磨礪,再送入領導思想體系。第三是延伸挖掘。要善于分析領導思想的發展趨勢,按著這個趨勢拓展思路,延伸思維。這種伸延不是隨意的而是從工作需要出發,從客觀事物的展變化的實際出發,有所突破和創新,使新的思想始終保持一種對工作的最佳導向力。(這是一項富于開拓性的工作,要善于學習,培養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和綜合能力。)
二是對客觀事物的再認識。講話稿主題是通過各種具體材料支持、豐富和完善的。各種材料與主題內在聯系的關聯度高低,對表現主題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材料所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規律常常是蘊含在深層次里。事物的本質最能揭示主題。因此對材料要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注意向深處開掘,盡量挖掘出事物最本質的東西,對事物要著力探求其思想意義,要在事物所顯示的多方面中找出最主要最深刻的方面。這個過程就是對主題的深化的處理。
三是政策策略的具體完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包括策略思想,一般通過會議或綱領性文件下發,貫徹到各級組織和各地區。但路線的貫徹離不開具體問題、具體事件、具體政策。深化主題,必須緊緊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揭示在具體問題、具體事件上的意義,對具體事項上都有的現實、明確、具體的表現,把黨和國家的政治意圖明確在各項具體事物中表達出來。
四是要量體裁衣。老秘網認為,同樣一項工作、一件事情,書記與副書記講可能不一樣,市長與副市長講也可能性不一樣,分管領導講與部門領導講就更不一樣。有些話在私下講可以,但正式講就不行;有些事口頭講可以,書面講就不行;有的話局長講可以,書記、鄉鎮長講就不行。這就是分寸,這就是區別。起草領導講話稿要站在領導層位,把握好角度,既要克服本位意識、部門色彩,又要防止“出格”、“越位”。要首先了解清楚會議召開的有關背景,在弄清場合的大小,摸清講話對象、與會人員的多少及知識水平的高低等情況后,再有針對性地構思講話的結構和內容。特別是在出現突發性事件時,起草領導的講話稿更要慎重。領導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別要講的話,如果順序弄顛倒了,實際效果就有很大不同。事前應說的話拿到事后來講,別人肯定會說你是馬后炮;事后應說的話若放在事前說,人家肯定會說你是瞎指揮。因此,要注意場合、把握分寸,當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在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是,部門在為黨委、政府領導起草講話時往往站的較低,把本該由部門領導講的話改由黨委、政府領導去講。不是站在領導的角度想問題,而是站在部門的角度,怎么痛快怎么講,想怎么講就怎么講,明顯場合不妥、語言不妥、對象不妥,與領導的身份不相稱。這是文秘工作者在工作中應當加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