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就是競爭力》讀書筆記
一個團隊或是一名員工,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就必須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執行能否到位于能力是分不開的。能力越強,執行力才能越到位。而能力的提高又必須通過學習得以實現。
超越平庸,接近完美,通過學習全方位的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必定能夠實現個人在企業中的價值。
學習一致,行動才能一致
伊利集團發布實施《集團公司培訓制度》,為員工不斷提升個人知識和技能,進而獲得終身職業競爭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XX年的時候,伊利集團又與南開大學、清華大學等合作,為中層管理人員和后備人員提供了為期一年的在職mba培訓,使管理人員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和公司的發展需求實現了有機結合。
在當今社會,任何忽略學習和培訓的企業,都無法執行任何一項工作任務。任何一個忽略在團隊和組織中學習的個人,都是無法與企業和團隊保持一致行動的。
學習新方法,事半卻功倍
電腦化操作、機械化的應用,使得企業進入到一個以“腦力勞動為主,體力勞動為輔”的新時代,如今的企業工作很少需要你進行反復的體力勞動,反而是對于通過使用創造性的思維完成上級指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的還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進行腦力思考,要求員工在創造性思考中找到辦法把工作漂亮的完成。
學習讓人聰慧,思考成就執行
學習使人能夠具備思考的能力,時刻保持頭腦的聰慧。
人們人們所處的環境形態各異,并不是所有的邏輯都能夠在自己身上應用,每個人在做事情之前,首先需要獨立思考,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全面的判斷,然后才能實施操作。
20世紀80年代,重要的是文憑;90年代,重要的是經驗;21世紀賦予學習和創新以至高無上的價值,最受歡迎的是有學習和創新潛質的員工。
不學習,縱使天賦過人、思維聰慧,時間一久腦袋也會生銹。對于一個事物和問題,如果不用全新的角度去觀察它,思考它,對它有一個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將會為最終解決問題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第五章、五項修煉打造優秀團隊
一個卓越的企業必然是以個學習型組織。為什么索尼能開放出隨身聽,為什么微軟能開發出操作系統,實踐證明,學習型組織能夠使團隊成員構筑共同的愿景,相互信任,締結牢不可摧的伙伴關系,彼此竭力合作,形成強大合力,促使整個團隊超越極限,從優秀到卓越。
自我超越:突破成長的上限
姚明除了2.26米的身高有優勢外,實際上他的左耳喪失了大部分聽力,姚明的臂長短于身高,而且他的跟腱短,腳型還是平板腳。姚明的這些條件,實際上不具備一名出色運動員的條件,但是姚明真的成了享譽世界的球星,而一些身高和姚明相似,天賦比姚明好的球員,卻沒有獲得向姚明那樣的成就。。
姚明的成功在于他不斷的超越自己,提前45分鐘開始訓練,訓練結束后自己再加練45分鐘,受傷的時候仍然在場外自己進行訓練。
心智模式:拆掉思維的墻
生活中處處有墻有門,處處有鎖,但為了安全而設的有形之鎖并不可怕,最可怕是心中那把無形的鎖。心鎖是制約我們發展的障礙,打開心鎖,大膽突破常規,換個方向思考,就可能取得四量撥千斤的效果。
自古都是先蓋好房子再出售,霍英東逆向思維,創先推出了先賣房子再建房的模式,打破了香港房地產買賣的記錄。
共同愿景:激發共同學習與奮斗的激情
愿景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一種期盼。共同愿景體現在企業中就是企業團隊的一體感。個人愿景解決個人的學習動力,而共同愿景是解決團隊的學習動力。企業一旦滿足于現狀,就不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更無法產生創造性,有了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大家才會努力學習,主動追求卓越。
企業的共用愿景會改變員工與企業間的關系,使互不信任的人快樂的一起工作,從而實現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愿景可以喚起人們的一種希望,特別是內生的共同愿景。每次有新員工進公司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認同公司的價值觀,對于公司而言,認同感是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如果有不認同公司價值觀的員工,不如讓他盡早離開。
馬云說: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干活,而讓我們的同事為我們的目標和理想干活。
所以,通過企業使命,價值觀來凝聚員工的心,比簡單的帶領員工去實現目標、利潤要更有效。
團隊學習:獨學不如眾學
大文豪肖伯納說: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