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就是競爭力》讀書筆記
讓夢想為我們的學習導航
有夢想,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這樣才會努力學習,抓住每一個機會。當我們有成就某件事的夢想,執著追逐這個夢想時,慢慢的,夢想就變成了我們具體的目標,心中夢想的圖像就會越來越清晰,目標就越來越明確,然后我們就知道怎樣達到目標,怎樣將夢想變成現實。
夢想能讓我們產生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而熱情能使我們充滿活力和干勁,在這種狀態下工作,又能產生新的夢想,可以激發出極大的信心,并引導自己走向成功。
每個人都能成為九段秘書
一段秘書發通知;二段秘書抓落實;三段秘書重檢查;四段秘書勤準備;五段秘書系準備;六段秘書做記錄;七段秘書發記錄;八段秘書定責任;九段秘書做流程。
當秘書做到第九段的時候,離“總”的位置就不遠了。九段秘書所做的這標準化的流程就可以形成一個不依賴個人的體系。
企業的競爭力來源于管理者和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顧客買的不是發明和技術,而是解決問題的創新。企業發展的程度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企業中管理者和員工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一家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智商再高,人際關系處理的再好,若沒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也不會受到企業的青睞,企業要發展,需要的是那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管理者和員工。
解決問題是員工的責任,當問題的難度和重要性提高時,解決問題也就成為一種提升自己的機會。
學習不能“等、靠、要”
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習又次,困而不學者下民也。這句話的意思是:生來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過學習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才學習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仍不學習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現在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職業的半衰期越來越短,一個高薪者若不學習,用不了幾年就成了底薪者,所以不能等到需要的時候才去學習。在風云變幻的職場中,腳步遲緩的人瞬間就會被甩到后面。
哈佛定律:w=x+y+z
只重視學校的學習,那就是人生失敗的開始。在哈佛,大家公認的學習定律是:
w=x+y+z(成功=勤奮學習+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
第十章、如何提高學習力——工作是最生動的課堂
學的干的前提,干是學的目的,在知識加快更新,競爭不斷激烈的時代,只干不學,憑經驗主義必然誤事;學而不用,把科學的理論,方法束之高閣,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要把學習融入到工作中去,在干中學,在學中干。
“學”、“習”不能兩張皮
學習就是學到知識或是技能再去練習。學習分為兩步走,第一步通過看書和實踐獲取知識,第二步則需要將學習引用到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學到的東西是否有用。
其實“習”更大于“學”,有些大學生考試總得高分,學習成績優異,但為什么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困境,主要的問題是他們不能靈活的應用所學到的知識,經不起社會實踐的檢驗。而且,也有些人喜歡讀書學習,管理的書籍、勵志的書籍讀了一大堆,但是始終沒有得到半點進步,為什么?就是沒有去應用,或者是說不會應用。這就不得不說一個社會現象,為什么創業的人大多數是低學歷的人,因為低學歷的人從基層做起,實踐性強,思維靈活不固守常規,所以那些幾千萬個中小企業的創業者大多數是創業者多是低學歷者,但是真正將企業做強做大的基本上是些儒商,例如,阿里巴巴的馬云、海爾的張瑞敏、任正非、史玉柱等等,根據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曾經向媒體提供的一組數據,在中國一千名真正的企業家中,只有10%畢業于北大、清華等名校;80%均畢業于國內普通的高等院校;其余10%的青年企業家,學歷從小學到高中不等。這些高學歷的人為什么將企業做大做強,這就是他們區別于多數知識分子的地方是:不墨守常規,將所學的東西靈活運用,思維比普通人超前,有膽識和魄力,這就是知識分子做強做大的原因。然而多數的高學歷的人是不具備這種思維的。
擁有高學歷的人要有一顆謙虛的心,始終保持學習的態度,就會擁有比低學歷者更好的前途。
學習不能是兩張皮,要“學”更要“習”,懂學習的人懂得在學習和實踐之間打出一個通道,使兩者真正的融匯貫通。優秀的工作者通過不斷的將學習成果轉化成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取得突出的成績,成為一名優秀的工作者。
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
“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是很好的提高學習力的方法,就是要我們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質、需求以及結合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所確定的發展目標,有選擇的補充知識來提升自我,不管是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更不管你是否喜歡這個行業,只要你從事了這份工作,肯鉆研你的業務知識,能夠堅持不懈的學習,你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