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閱讀)
■要有全文整體意識: 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整體把握,才能全面準確。
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
(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
(3) 采用提煉法: 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17.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來表現岳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答案:第一問:擬人、比喻
第二問:
①通過擬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由谷底到峰頂、由平凡到卓越的過程更加生動形象;②通過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的內在氣質得以揭示和提升。
解析:鑒賞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題提示:思路:判斷手法,文中具體語句,表達效果。運用了……手法(技巧),表達了……(內容),有……效果。
解題思路:⑴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⑶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么)→→⑷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內涵豐富,富有哲理。
2、鋪墊:顯示事物發生的原因或基礎,顯示其發展的必然。
3、結構上:總領全文、制造懸念,線索分明,前后呼應,過渡自然,結構嚴謹,先抑后揚,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5、表現手法:烘托、渲染、聯想、想象、浪漫色彩、寫實手法、正反對比、以小見大等。
6、描寫:
①、正面描寫
a、渲染:采用濃墨重彩的筆法描繪事物、感染讀者。
b、白描: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的描寫手法。
②、側面襯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 (一般也可就稱之為襯托)
b、反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貫穿文章始終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高考試卷中的散文閱讀幾乎每年都有這方面的命題。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葉圣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組織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結構就是它的思路的具體展現。高考試題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閱讀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脈絡。
3、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描寫細膩,表達深刻,內涵豐富。高考散文閱讀命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鑒賞。鑒賞散文的語言,只有聯系文章的主旨,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也是閱讀散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