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閱讀)
③瞻前顧后斷深意。在有效閱讀區間內,在該詞語的前或后皆有對其進行直接闡釋的句子、段落。抓住了這些闡釋性語句、語段,便找到了打開詞語修辭義大門的鑰匙。
④概覽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閱讀區間內沒有對須釋義的詞語的闡釋性語句、語段,可聯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寫什么,實際上(里)寫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聯系修辭方法分析該詞的修辭義。
【命題角度】8.文中反復強調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鎖定有效閱讀區間。根據題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釋的詞語在文中對應的位置,從而縮小搜索答案的范圍。
②抓住關鍵詞句分析。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文本中的相關區間中,一般都有與試題答案相對應的闡述性、表述性詞語、句子。抓住它們,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內容。
(二)“表達技巧”鑒賞
1.從審題入手,善于從題干及選項中獲得答題的信息
要善于揣摩命題人的命題意圖,準確地找到答題的切入口,從而比較準確地找到文中的相關信息區間。
在題干中,常常會指明問題的區間和考查目的及要求。這時,我們可以借助平時的知識積累和經驗,很快找到答題的切入口。
閱讀解題的核心是“提取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僅表現在文章的內容上,還表現在試題題干上,充分發掘題干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從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是正確解題的重要途徑。
2.掌握答題技巧,從內容上把握答題的要領
認真審題,明確答題方向,這僅僅是答好題的必要前提。要進一步找準答題的信息區間,篩選并整合答題的內容,還需學會答題技巧,善于借助原文內容,把握答題的要領。
命題所涉及到的信息區間,它可以是一個小節,可以是兩個小節,也可以散見于全文的相關區域。“概括”就是根據命題要求,運用求同思維從不同的信息區間,抽象出相同點。這是一個分析綜合的過程。有些考生由于尋找相關信息的失誤,而導致概括的內容完全脫離命題的要求;由于運用概括方法的不當,而導致概括的內容舍本逐末,或不夠全面。由此可見,掌握準確尋找相關信息的方法,提高分析綜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蓋內容的全面性,就能減少答題的失誤。
解答表達技巧類試題時,一般要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考慮,側重內容的一般是證明觀點,或者增強表達效果,側重形式的一般是使用什么手法和表現方法?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具體,不要籠統地貼標簽。
3.語言的運用,力求準確、精練、概括
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以主觀表述題為主要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自己組織語言來解答題目,所以如何組織好答題的語言,把篩選整合好的內容準確、精練、概括地表述出來,就顯得非常重要。
①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詞、句組織答案。
一般來說,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就能“摳”出答案來。當然找出的詞語、句子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需經過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這樣組織起來的答案,一般都比較接近標準答案。
②緊扣題意,選用恰當的句式,從適宜的角度作答。
即:怎么問就怎么答,使“答”與“問”有直接的關聯性。有時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內容,但不能從命題者所“問”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會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問。因此,一定要緊扣題目的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組合,特別注意用句式的變換來重組,使之成為與命題提問角度相契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