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復習(一)第一專題:我有一個夢想
首先是伽西莫多本身外在形象和內在的品德的對比。他外貌丑陋,但內心善良,在受刑時他表現出超人的頑強和忍耐,可是在愛斯梅拉達送水給他喝的時候,他流出了感激的眼淚。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二是伽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的對比,他們的內心都很善良,都有著美好的心靈,但伽西莫多外貌丑陋無比,而愛斯梅拉達則外貌和心靈一樣美好;伽西莫多受人指使劫持了愛斯梅拉達,在他受刑時,愛斯梅拉達卻從內心同情他,為他送上他最需要的水。三是伽西莫多和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的對比。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內心卻自私陰險,是他指使伽西莫多劫持了愛斯梅拉達,可是看到伽西莫多受刑卻不聞不問。四是愛斯梅拉達和圍觀群眾對比?吹劫の髂嗍苄,被打得死去活來,圍觀群眾不但不同情,反而咒罵他,向他投石塊,伽西莫多求他們給一點水喝,沒有一個人理睬,還要侮辱他,可曾被伽西莫多劫持過的愛斯梅拉達卻為他送上水。五是群眾前后表現的對比。在伽西莫多受刑時,他們哄笑,咒罵,當愛斯梅拉達給伽西莫多喂水時,他們又為她歡呼。抓住了這重重對比,就抓住了全文的內容,也就抓住了主要問題。
結合這些對比,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展開討論。例如:作者這樣的描寫合理嗎?這重重對比說明了什么?這些人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表現?作者正是通過這重重對比告訴讀者,人性中的美和丑總是對立存在的,而人性的美才是人類的希望,可以抓住作者的議論,理解小說的情節和人物的性格。小說的每一部分,都有作者的議論。有的是直接表明態度,有的是含蓄的諷刺;有的是對人物的評價,有的是對社會的抨擊。 這些議論提示了圍觀群眾的庸俗和無聊。如第6部分寫道:“何況這種事在這個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聾,又由于被一個聾法官審問,才受到了懲處的嗎?”提示伽西莫多的悲劇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三、人性在復蘇
復習概要
1. 認識人性的復雜,凈化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 理解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義。
3. 了解影視劇本反映現實的獨特方式和手法。
復習要求
1.畫出精彩對白加以誦讀,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
2.能夠評價電影中主要人物(特別是辛德勒)人性的價值取向。
3.通過比較,了解劇本語言與小說語言的不同特色。
4.積累掌握下列詞語:
遮天蔽日 偌大 憨頑 瀕臨 乖張 懵懂 犄角 應酬 閉門造車 遂愿 彈冠相慶 針砭 屏棄 勝券在握 民生凋敝
教學建議
本板塊教學,應該以“辛德勒為什么能把自己從獸性中‘解放’出來,讓人性的善良又回歸到自己的身上”為核心問題來組織全文的學習,進一步認識人性的復雜,凈化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討論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電影劇本,抓住畫面和細節,理解人物內心世界活動,認識人物的性格。比如第一個鏡頭中“雪花似的東西紛紛從天空飄落……他走到轎車旁,從引擎蓋上攏起一把在手里捻了捻”這個細節,便表現了辛德勒內心世界豐富的活動。還要注意電影語言用畫面表達的特點。鏡頭中一個德國兵“握著手槍沖焚尸爐‘叭叭’地開槍”的畫面,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既是對辛德勒這個形象的鋪墊,也是和辛德勒這個形象的對比。精彩的電影道白常常和經典戲劇道白一樣含義豐富,耐人尋味。比如辛德勒和高斯的對白,和伊特茲哈克的對白,和將軍的對白,都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