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通關目標17:文言文的整體閱讀
【答案】①人不經磨煉,智慧就不明達。②如今確實妻子女兒依靠我養活,我不為官也辦不到。③賞賜給他車輛和馬匹還推辭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
(5)簡要說明文章后半部分是如何闡述“遷之為貴”的道理的。
答:
【解析】本題采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解答時,一要了解文中的典故,二要理解文章意思,三要全面分析思考。
【答案】引用重耳流亡、子胥出奔的故事,說明遭遇困境、憂患等變遷,能使人彌補不足,增進能力,學到更為豐富的東西。
通關技巧—【備考方略巧點撥】
文言文閱讀首先要樹立整體閱讀意識。即使是一個選段,命題人都是從文章相對獨立的部分中節選出來的。如果沒有整體閱讀意識,就沒有辦法完整準確地理解文意,所以,我們必須認定“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道理。
史傳語段閱讀要層層劃讀,理清脈絡,題文對照,由文及題。文言散文閱讀要理清結構,把握主旨,抓住重點,綜合分析。總之,復習備考時要注意做到:
1.重視課文的朗讀,培養良好的文言語感。
考前哪怕時間再緊,也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對課文中的文言文進行重點朗讀,特別是對一些紀傳性的文章要重點朗讀,做到朗朗上口,很自然,很流暢。考試中,我們遇到類似的文章,有了好的文言語感,對生疏的文章也就比較容易解讀了。
2.重視基礎知識的歸納,集中強化記憶,加深印象。
對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用法,應進行歸納,凡課文中多次出現過的實詞,應把其讀音、義項和例句熟記,凡《考試大綱》規定考查的虛詞,應一一歸納整理出其不同的意義和作用,并結合相應的例句進行記憶。
3.掌握文言文閱讀與解題的方法。
由于考試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具有不借助任何工具書獨立解題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較為緊張,常常是讀完一遍就去選擇。這種方法很草率。閱讀解題的過程應是符合認知規律的“了解——分析——理解——分析——綜合——解答”的過程,即以“了解”定向,通過分析達到理解,在理解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通過分析綜合反過來加強印證理解。
4.要學會智能閱讀。
要學會在閱讀過程中分析、揣測。這是閱讀能力的表現。揣度出字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含義,揣度所用的句式,揣度所省略的地方。這樣便能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很多多義詞的具體定位,都是根據語境分析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