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第8課時 史傳類閱讀
典例導練
既出,因時時隨諸兄后,聽其議論。一日伯兄斯年家課,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觀諸兄所造,亦易與耳。”伯兄驟聞而駭之,曰:“然則吾將試汝。”因雜出經義目試之,汗浸千言,俄頃而就。伯兄大驚,持之而泣,以告戶部曰:“幾失吾弟。”戶部亦愕然曰:“幾失吾子。”是日始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讀書。逾年,遣請業于梨洲先生,則置之絳帳中高坐。先生讀書五行并下,如決海堤,然嘗守先儒之戒,以為無益之書不必觀,無益之文不必為也,故于書無所不讀,而識其大者。
康熙戊午,詔征博學鴻儒,浙江巡道許鴻勛以先生薦,力辭得免。明年,開局修《明史》,昆山徐學士元文延先生往,時史局中征士許以七品俸,稱翰林院纂修官,學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請以布衣參史局,不署銜,不受俸,總裁許之。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審,先生閱畢,謂侍者曰:取某書某卷某頁有某事,當補入;取某書某卷某頁某事,當參校。侍者如言而至,無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雖其后不盡仍先生之舊,而要其底本,足以自為一書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時議意其專長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學居憂,先生與之語《喪禮》,乃知先生之深于經,侍郎因請先生遍成五禮之書二百余卷。當時京師才彥霧會,各以所長自見,
而先生最閑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無不呼曰萬先生,而先生與人還往,其自署只曰“布衣萬斯同”,未嘗有他稱也。
先生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師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館于督師少為寬假,先生歷數其罪以告之。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錢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為之營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嘗倦也。父友馮侍郎躋仲諸子沒入勛衛家,先生贖而歸之。不衿意氣,不事聲援,尤喜獎引后進,惟恐失之,于講會中惓惓三致意焉,蓋躬行君子也。卒后門人私謚曰貞文。
(選自錢儀吉纂《碑傳集》,有刪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先生欲豫焉 豫:參與
b.學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無爽者 爽:差錯
d.先生贖而歸之 歸:歸還
【解析】 d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d項,“歸”應是使動用法,“使……歸”。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解析】 c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c項,均為介詞,把。a項,代詞,他/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連詞,于是/介詞,通過。d項,副詞,才/副詞,竟然。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萬斯同小時候十分頑劣,可聰穎異常,過目不忘,常跟兄長們討論學問,引起父兄重視,被送入私塾讀書,又經名師指點,終成大器。
b.萬斯同受邀參加《明史》的編纂工作,不計名利,擔當修訂審核重任;他學識淵博,目光敏銳,態度嚴謹,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