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c.萬斯同對經學有精深的研究,應邀編纂禮學之書,貢獻很大;他為人也很低調,從不像別人那樣炫耀自己,受到當時人們的普遍敬重。
d.萬斯同嚴詞拒絕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遺余力地為困頓者奔走,對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現出剛正不阿、看重情義的君子之風。
【解析】 a 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a項,“常跟兄長們討論學問”有誤。應是“一日伯兄期年家課,先生欲豫焉”所引發的事,使兄長對萬斯同刮目相看。
4.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伯兄驟聞而駭之,曰:“然則吾將試汝。”(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長兄突然聽到他這樣說,感到很吃驚,說:“既然這樣,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個押運糧餉的官員因為放棄押運逃跑,在路上死了,這個官員的孫子通過行賄請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訓斥并且趕走了他。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第(1)句,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是“駭”與“然則”;第(2)句,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是“走”“道”
“退”。
【參考譯文】 萬斯同先生,字季野,鄞縣人,是戶部員外郎萬泰的第八個兒子。從小就桀驁不馴,不肯服服帖帖地跟隨他的幾個兄長,所到之處總有很多的破壞,他的兄長也都忽視了他。萬泰想把他送到寺廟,不久因為他的頑劣,將他關閉在空房子里。萬斯同看到架子上有幾十冊明代的歷史資料,讀了以后非常喜歡,幾天就讀完了;又看到有經學之類的書,也全讀完了。從空房子里出來后,于是常常跟在兄長的后面,聽他們談論。一天,長兄萬斯年在家里開課,萬斯同想參加,長兄笑著說:“你知道什么呀?”萬斯同回答說:“看諸位兄長所為,也很容易呀。”長兄突然聽到他這樣說,感到很吃驚,
說:“既然這樣,那么我要考考你。”于是就從經義中選了題目考他,(萬斯同)洋洋灑灑數千字,一會兒就完成了。長兄十分驚詫,拿著文稿哭了,把這件事告訴了戶部員外郎說:“差點兒耽誤了我的弟弟。”戶部員外郎也驚愕地說:“差點兒耽誤了我的兒子。”從這一天開始給萬斯同添置了新衣新鞋,送他到私塾讀書。過了一年,把他送到梨洲先生那里接受學業,梨洲先生將他安置在最好的位置上就座。萬斯同讀書一目數行,猶如大海決堤,然而他堅守先儒的告誡,認為沒有益處的書不要看,沒有益處的文章不要寫,所以,他沒有什么書不讀,但是能夠辨識出其中的要義。
清代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詔征召學問豐富淵博的學者,浙江巡道許鴻勛推薦了萬斯同,由于萬斯同極力推辭才作罷。第二年,詔令修撰《明史》,昆山人徐元文請萬斯同先生參與,當時史局中聘用的士人可享受七品的俸祿,稱為翰林院纂修官,學士想引用成例把(七品俸祿、翰林院纂修官)授給萬斯同,萬斯同請求讓他以平民的身份進入史局,不要官銜,也不拿俸祿,總裁答應了他。諸位纂修官將稿子交來后,都送給萬斯同修訂審核,萬斯同審閱完,告訴服侍的人說:取某書某卷某頁有某事,應當補進去;取某書某卷某頁有某事,可以參照校對。服侍的人按照他的話去做,沒有有差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