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三)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分析判斷細節。圍繞文意,仔細判斷各選項中的有關細節,才能明辨各項表述的正確與否。
(四)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加深對文章的內容及主旨的理解。 歸納、概括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題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信息,結合學過的有關知識作綜合分析,從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內容。
(五)回文查對,將選項中現代文敘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文字比照判斷。要堅持把選項中諸如事情的發展、因果,人物行為的程度、實效等方面內容,細細從原文詞句中查出核對;努力培養能把題目中用現代漢語敘述的內容,一一迅速地從原文中找出對應內容的能力。分析、評價選項敘述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
易錯提示
在史傳類文言文閱讀中,比較容易出現的錯誤有人物的張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時空錯位、層次混亂、強加因果,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
新題精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23分)
初,天子之立①非紹意,及在河東,紹遣潁川郭圖使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會太祖迎天子都許,收河南地,關中皆附。紹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建安五年,太祖自東征(劉)備。田豐說紹襲太祖后,紹辭以子疾,不許。豐舉杖擊地曰:“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惜哉!”
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醜挑戰。太祖擊破之,斬醜,再戰,禽紹大將,紹軍大震。太祖還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數眾而果勁不及南,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戰,北利在于緩搏。宜徐持久,曠以日月。”紹不從。連營稍前,逼官渡,合戰,太祖軍不利,復壁。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眾大懼。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為地道,欲襲太祖營。太祖輒于內為長塹以拒之,又遣奇兵襲擊紹運車,大破之,盡焚其谷。太祖與紹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會紹遣淳于瓊等將兵萬余人北迎運車,沮授說紹:“可遣將蔣奇別為支軍于表,以斷曹公之鈔。”紹復不從。瓊宿烏巢,去紹軍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候夜潛往攻瓊。
紹遣騎救之,敗走。破瓊等,悉斬之。太祖還,未至營,紹將高覽、張郃等率其眾降。紹眾大潰,紹與譚單騎退渡河。余眾偽降,盡坑之。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后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于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于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紹不從。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眾,械系之。
自軍敗后發病,(建安)七年,憂死。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
【注】 ①天子之立:指董卓廢除少帝劉辯、擁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紹渡河,壁延津南 壁:修筑工事
b.紹為高櫓,起土山 起: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