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參考譯文】
當初,汲黯擔任謁者,因他為人威嚴而被大家敬畏。河內郡失火,火勢蔓延燒毀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視察。返回之后,向皇上報告說:“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房屋毗連而蔓延燃燒起來,不值得陛下憂慮。我經過河南郡,看見河南郡的貧民遭受洪水干旱災害磨難的有一萬多家,有的甚至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慘境地,我謹借出使的方便,用陛下的符節(jié),命令發(fā)放河南官倉中的積糧以救濟貧民。我請求歸還符節(jié),甘愿領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懲罰。”武帝認為他賢德就赦免了他的罪。因為(汲黯)多次直言進諫,不能留在朝廷(任職),調任東海太守。他喜好清靜無為,謹慎地選擇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治理郡里的事務,只是關注重大的事情罷了,并不苛求細枝末節(jié)。過了一年多,東海郡治理得很好。
汲黯身體多病,武帝多次特許延長他休病假的時間,還是沒有痊愈。莊助又替他請假,武帝說:“汲黯這個人怎么樣呢?”莊助說:“讓汲黯任職當官,沒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然而他能輔佐年少的君主,堅守已成的事業(yè),(用利)引誘他不會來,(用威)驅趕他不會去,即使有人自稱像孟賁、夏育一樣勇武非常的勇士,也不能改變他的志節(jié)。”武帝說:“說得對。古時有所謂的社稷之臣,說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漢武帝派使臣帶著大將軍的印信到軍營,在軍中拜衛(wèi)青為大將軍,各路將領皆歸衛(wèi)青統(tǒng)領。漢武帝對衛(wèi)青的尊崇寵信超過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公卿以下(官員)都謙卑地侍奉衛(wèi)青,唯獨汲黯與他以對等的禮儀相待。有人勸汲黯說:“大將軍位尊權貴,您不可以不下拜。”
汲黯說:“憑著衛(wèi)青的大將軍身份而有長揖不拜的平輩客人,大將軍反而不尊貴嗎?”衛(wèi)青聽說這件事,更加認為汲黯賢良,多次向他請問國家朝廷(遇到)的疑難問題,禮待汲黯超過平時。衛(wèi)青雖然地位尊貴,但有時入宮,漢武帝就坐在床邊(踞廁:坐于床側。一說,坐在廁屋里)接見他。丞相公孫弘燕在漢武帝閑暇時被召見,漢武帝連帽子都不戴;至于汲黯謁見時,漢武帝沒戴上帽子就不接見。有一次,漢武帝正坐在陳列兵器的帳中,汲黯前來奏事,漢武帝當時沒戴帽子,遠遠望見汲黯,急忙躲入后帳,派人傳話,批準汲黯所奏之事。
點撥提升
史傳類文言文閱讀的基本點
(一)整體閱讀,總體把握,依據(jù)文體特點抓重點。
閱讀時要始終帶著如下幾方面的問題思考:1.文章寫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如何。具體說,對記敘性文字,要理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傳記文,要弄清作者記了哪幾件事,表現(xiàn)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只有整體閱讀,總體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閱讀材料,才能準確、完整地去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要了解古代傳記人物的基本類型:剛烈、忠貞、勇猛、愛國、誠信、孝悌、正直、謹慎、勤勉、博聞、聰慧……
(二)抓中心句、找關鍵句,理清文章的層次。讀一篇文章時,應當特別關注中心句、關鍵句,這樣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關鍵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或結尾處,如《六國論》的中心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在文章的開頭;《過秦論》中“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這個中心句在文末。再則,文章的層次結構,是文章的骨架和脈絡,它具體展現(xiàn)作者記敘、描寫、說明、議論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過層與層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反映出來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時間順序歸納,也可按地點的轉移歸納,可按時空結合歸納,可按材料性質或類別歸納。這些方法視具體的文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