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安徽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如: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也可以加在用“以”構成的介賓詞組后做句子的謂語,這時“何”也要提到介賓結構前,構成“何以……為”的格式,表示“用……做什么”如:匈奴未滅,何以家為?②是由介詞“為”和疑問代詞“何”構成的介賓結構,做狀語,意思是“為什么”。如:若何為生我家?15、何也、何者、何則、何歟,疑問代詞加語氣詞構成,由判斷句式“……則何”發展而來,做判斷謂語,詢問原因,意思是“是什么原因”、“為什么”。如:獨五人之徼徼,何也?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歟?16、何以,由疑問代詞加介詞構成的介賓結構,是“以何”的倒置,表示疑問,以示強調。①做狀語,譯為“憑什么”、“怎么”如:何以戰;何以至是乎?②做謂語,譯為“怎么樣”、“怎么辦”,如: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吾欲辱之何以也?17、既而、已而、俄而、久而、始而、繼而,由動詞加連詞構成,表示在前一個動18、可得,由兩個助動詞構成的復合結構,做狀語,表示可能,意思是“可能”、“可以”。如:可得聞與?19、可以,由助動詞和介詞組成。①做狀語,相當于“可以”+“以(之)”,意思是“可以用(它)來”。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②相當于能愿動詞,表示可能或許可,意思是“可能”、“完全可以”如 :可以無悔矣;③與“可以”同類的結構還有“足以”、意思是“是用來”或“能夠”如:火尚足以明。20、奈何,由疑問代詞加動詞構成的偏正結構“何奈”的倒置,表示詢問,以示強調,意思是“怎么對付”。①做狀語,譯為“怎么”、“為什么”。如: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②做謂語,譯為“怎么樣”、“怎么辦”、“怎么對付”如:市義奈何?③做謂語,賓語要插入中間,構成“奈……何”,譯為“對(把、拿)……怎么辦”如:虞兮虞兮奈若何?④做“無”的賓語,意思是“什么辦法”、“對付的辦法”。如: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21、且夫,由連詞加語氣詞構成,做連詞,用于句首,表示進層,意思是“再說”。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22、然而,由指示代詞加連詞構成,連分句,表示轉折,意思是“雖然如此,卻……”、“可是”如: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23、然則,由指示代詞加連詞構成,連接分句。①表示承接,用以推理,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如:然則何時而樂也;②表示轉折,同“然而”,意思是“但是”如:然則北通巫峽。24、若夫、若乃,由動詞加指示代詞構成的動賓結構,做連詞,用于句首,表示另提,意思是“如果說到”、“像那”、“至于”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25、是故。①由介詞“故”加代詞“是”構成的介賓結構“故是”的倒置,以示強調,用于后一分句前,引出結果,意思是“因此”、“所以”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②由代詞加副詞構成,意思是“這乃是”、“這就是”如: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6、是以、是用,介賓結構“以是”、“用是”的倒置,以示強調,做連詞,表示順承,引出結果,意思是“因此”、“所以”如: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敢用是為怨望。27、孰若,由疑問代詞加動詞構成的偏正結構。①表示比較,意思是“哪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