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選用、仿用、變換句式和修辭
【參考答案】 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的音樂美分為以音步、平仄相間構成的抑揚美和以同韻字來來回回的重復構成的回環美。2.解題“四明確” (1)明確不能改變原意。句式變換是“同義句”的變換,只是句子形式的變換。明確不能改變句子原意,這是進行句式變換必須遵循的原則。例如:常式句變為變式句,主要是改變句序,將強調某種語意的成分不放在常態位置上。但有些句子的語序、結構變化可引起句意的改變,不屬于句式變換。必要時需增刪或變動個別文字,也不應影響對句子原意的準確表達。(2)明確各類句式的特點。明確各類句式的特點是句式變換的基礎。主動句和被動句的互換主要思考點是主語和賓語的互換;肯定句與否定句的互換主要思考點是否定詞的運用;長句與短句的互換可以用互為相反的方法。整句與散句的變換,多數情況下是一組整句中的一個或兩個不和諧的散句變成與其他整句結構相同的句子,或將一組散句改成一個對偶句或排比句。 (3)明確同語境要協調。句式變換,有的是對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進行調整,這種條件下的變換,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使變換的部分在內容上、形式上都與上下文連貫,并協調一致。 (4)明確合乎語法規范。變換句式不能出現病句,不能顯得雜亂無章。四、修辭手法 1.掌握知識,靈活運用,F在的修辭類試題,不再是前些年單純地辨析辭格,而是和語言表達題相結合。如按規定的辭格仿句、續句、造句等,要求有了較大提高,做題時光靠死記概念難以奏效,因此,考生必須對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用途及易混修辭手法的辨析等有一個切切實實的理解。這樣,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2.審讀題干,看清例句。審讀題干時,不僅要讀懂題干的顯性要求,還要吃透隱性要求,特別是題干中的暗示或限制,比如“古代先賢”就限定在“古代”,“這些人文景觀”就限定在“人文景觀”等。看清例句是指搞清楚例句的句式、結構、內容特點、情景氛圍等,為仿寫或續寫的句子打基礎,寫出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3.結合語境,辯證分析。分析任何語言現象都離不開語境,修辭也不例外,如在“他這個人平時張牙舞爪”中“張牙舞爪”是運用了擬物的修辭手法,而在“老鷹張牙舞爪地撲過來”句中,“張牙舞爪”就不再是擬物了。所以,做題時必須把握整個句子或整個文段的內容,挖掘里面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千萬不可脫離語境孤立作答。 4.講究形式,注重內容。有些考生片面地認為修辭只要符合形式上的要求即可,因而常常忽視內容上的前后聯系,實際上修辭的考查不但要求形式上準確,更注重內容上的吻合。有這樣一道題: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形式,以“哦,老師!”開頭,寫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哦,黃河!有了你乳汁的澆灌,這貧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綠水,才有了茅屋、雞鳴、老牛的蹄印和閃光的犁繪織而成的田園風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燦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