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a.夸少有大度 大度:大的氣度 未曾以世務經心 經心:放在心上
b.寄情丘壑 丘壑:山水 不及世利 不及:不談及
c.謬為御車 御車:皇帝的車馬 亦不復書 復書:回信
d.為之素服 素服:(穿)喪服 子何獨在桑梓乎 桑梓:家鄉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夸拒而不許 ②惑而不從師
b.①其見敬憚如此 ②其皆出于此乎
c.①浩后遂投詔書于夸懷 ②于其身也,則恥焉
d.①冀相維縶 ②好自相扶將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眭夸的人品讓許多人都對他表示敬畏,連他的好友崔浩在他面前都不敢輕易提起讓他做官的事情。
b.崔浩想通過將眭夸的騾子扣留下來,使眭夸回不了家,以此拖延時間將眭夸留在朝廷,但結果卻令他失望。
c.如果沒有崔浩幫助開脫說情,崔浩本人很可能因為拒絕出任朝廷官職一事而受到朝廷的處罰。
d.眭夸認為官場險惡,厭惡官場。邀請他去做官的好友崔浩最后被誅殺,就證明了眭夸拒官富有遠見。
8.把本卷文言文材料中的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夸遂托鄉人輸租者,謬為御車,乃得出關。(3分)
(2)浩仍相左右,始得無坐。(3分)
(3)婦父巨鹿魏攀,當時名達之士,未嘗備婿之禮,情同朋好。(4分)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題。(22分)
釣臺在浙東,漢嚴先生隱處也。先生風節,輝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為快。顧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為游,則亦游矣。
舟發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觀。第目之所及,未暇問名,頷之而已。惟誡舟子以過七里灘,必予告。越日,舟行萬山中,忽睹云際雙峰嶄然秀峙,急呼舟子日:“若非釣臺耶?”日:“然矣!”迫視之,所云兩臺,實兩峰也。臺東西峙,相距可數百步。陡起江干,數百仞不肯止。 巖如高士并立,風致岸然。樹多松,疏疏羅植,偃仰離奇各有態;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龍百余,水流波動,勢欲飛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當日垂綸,應在是地,固無登峰求魚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復幽倩,欲艤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強,因致禮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間,清風徐來,無名之香,四山俱至,則鼻游之。舟子謂灘水佳甚,試之良然,則舌游之。頃之,帆行峰轉,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間如舍舟登陸,如披草尋磴,如振衣最高處。下瞰群山趨列,或秀靜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臺諸將相。非不杰然卓立,覺視先生,悉在下風,蓋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勞以酒,細詢之曰:“若嘗登釣臺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