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客或笑謂:“鄭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聞乎?昔宗少文①臥游五岳.孫興公②遙賦天臺,皆未嘗身歷其地。余今所得.較諸二子.不多乎哉?故日:以為游,則亦游矣。客日:“微子言,不及此。雖然,少文之畫,興公之文,盍處一焉.以謝山靈?”余竊愧未之逮也.遂為之記。
(節選自清 鄭日奎《游釣臺記》)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畫家,好游山水。晚年將游歷過的山水繪在室中以觀看.自稱“臥游”。②孫興公:孫綽,字興公,晉人。博學善文.曾作《天臺山賦》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未暇問名,頷之而已 頷:點頭
b.意當日垂綸,應在是地 意:料想
c.如披草尋磴 披:分開
d.覺視先生,悉在下風 視:看待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 ①先生祠堂在焉 b. ①若非釣臺耶
②因致禮焉,遂行 ②若嘗登釣臺乎
c.①呼舟子勞以酒 d. ①漢嚴先生隱處也
②于是乎并以耳游 ②固無登峰求魚之理也
11.下列四組句子中,都省略介詞“于”的一項是( )(3分)
a. ①釣臺在浙東 b. ①倒影水中
②舟行萬山中 ②如振衣最高處
c. ①返坐舟中 d. ①舟泊前渚
②應在是地 ②舟發自常山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歷來仰慕東漢著名隱士嚴子陵的高風亮節,很想到隱居之地浙東釣臺去游覽一番。這次乘船北上,總算如愿以償。
b.釣臺實際是兩座高聳險峻的山峰。山上松樹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動的要飛起來的龍,嚴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腳下。
c.山上景色優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覽,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爭議。依然不從,作者表示道歉,船方繼續前行。
d.雖不能登山,卻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獨特感受,更有舍船登上山巔,俯瞰群山的“神游”,因此作者感到非常痛快.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顧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3分)
譯文: 。
(2)臺東西峙,相距可數百步,陡起江干,數百仞不肯止。(4分)
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