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答:
答案 特點:頑強不屈,有著極強的生命力。
用意:①表現大西北的精神風貌;②表達作者對大西北的贊美和崇敬之情。
解析 關于“左公柳”的描寫,主要在第三段,突出了一株老柳形象。第四段突出了“民勤人”向命運抗爭的精神,關于作者的用意要考慮本文的寫作目的。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走一趟大西北,長不大的孩子會長大。
答:
(2)南方的天地太玲瓏剔透了,太經不起摔打了。
答:
答案 (1)大西北環境的艱苦惡劣、生命的頑強抗爭,會強烈震撼來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們學會堅強,早日成熟。
(2)南方過于精致纖巧,過于脆弱,遠沒有大西北的粗獷堅韌。
解析 (1)句中要考慮“長不大的孩子”與“會長大”兩者的含義。(2)句中要抓住“玲瓏剔透”“摔打”等詞考慮。
3.文章第五段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描寫枯死的胡楊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答案 表現手法: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想像的表現手法。
好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胡楊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解析 表現手法主要包括修辭手法,以及常見的襯托對比,象征與托物言志,聯想與想像等,要結合第五段具體分析。
4.文章后一部分寫到了“戈壁石”,這對表現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①以戈壁石的美麗,揭示出大西北的美麗。②以戈壁石的誘人,強化對大西北的熱愛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喊,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解析 文章第七段寫戈壁石,寫了我對戈壁石的喜愛,寫出了它的美麗、昂貴,但一定要考慮到本文最終是為
大西北唱的贊歌,這就需要考慮戈壁石與大西北的關系。
二、(07全國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海南雜憶
茅 盾
我們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原以為這個地方是一條陸地,突入海中,碧濤澎湃,前去無路。但是錯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謂“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邊,相去二三十步。當然有海,就在巖石旁邊,但未見其“角”。至于“天涯”,我想像得到千數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環島公路干線直通那里,沿途還有鹽場、鐵礦等等:這哪里是“天涯”?
出乎我的意外,這個“海角”卻有那么大塊的奇拔的巖石;我們看到兩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巖石,浪打風吹,石面已頗光滑;兩石之隙,大可容人,細沙鋪地;數尺之外,碧浪輕輕撲打巖根。我們當時說笑話:可惜我們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這個石縫里坐下,說半天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