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3.本文是怎樣謀篇布局的?結合原文簡要回答。
答:
答案 從空間上,夜空與湖泊兩相映襯;從時間上,現在與過去交織與碰撞。
解析 本文開頭由湖面寫到夜空中的焰火,體現出空間變化,由空間焰火聯想到戰爭的炮火,體現出時間的
變化。
4.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收束全文,請對此簡要賞析。
答:
答案 作者以這個反問句單設一段,卒章顯志。“這樣的煙花”不僅有形狀、顏色與光亮的美麗,更是和平團圓的象征。這個反問句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蘊深遠,激發人們思考。
解析 這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讓煙花在人間永存。
十五、(06上海)閱讀下文,完成1~7題。
①世紀之星隕落了,隕落在世紀終結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經完成,她整整燃燒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熱情在自己擁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滋潤著人們的心靈,教他們如何愛,如何為弱小者和善良者獻出心力,既不高調,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間斷,以一以貫之的從容和平淡,燃燒自己,燭照世間。這樣的人,在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僅見,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
②冰心是世紀的同齡人,也是世紀的見證人。清王朝覆滅時,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時,她是青年;整個中年時期在離亂和憂患中度過。動蕩和苦難,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飽經憂患的她,極大地延長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堅強地活著,體驗那超乎想像的苦難并戰勝它,從充滿噩夢的昨日,直至舒展開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學世界里,大海和母親是支持這個世界全部豐富性的兩個基本意象。母親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這個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詩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極樂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在冰心的詩中,我、母親、大海是三位一體的。人類各式各樣的愛中,母愛最純真,也最偉大。母親對兒女之愛無須特意表現,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對于母親之愛的懷想與禮贊也如此。這是排斥了一切勢利考慮之后的無私、無邪、無欲的高貴情感。冰心從母愛出發,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轉女兒心,傳達出人間的萬種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寬廣胸襟可以裝下世間一切的苦厄、歡愉和憂思。它靜如明鏡,動有狂瀾。在它碧波萬頃的寧靜中,包蘊著震天撼地的偉力。它的激情也是內蘊的,卻夜以繼日地起伏涌動,若人的生命之樹常青!誠然,這位昔日的南國閨秀,有著一顆晶瑩柔軟的女兒心,對母親,對兄弟,對友人,對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卻從另一面襯托了這位世紀老人的高遠和偉大。
⑥在文學經歷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學的同齡人。她說過,是五四運動那“強烈的時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狹小的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中的種種問題。這里面有血有淚,有凌辱和呻吟,壓迫和呼喚”。冰心稱這股新文化運動的思潮是“電光后的一聲驚雷”,把她“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她的創作活動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紀末。五四運動中涌現了一批狂飆突進的猛將,如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他們是登高一呼從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這類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保憫蛥⑴c了這種英雄業績的創造和建設。她和“五四”一代人有著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們同樣是新時代和新潮流的推動者,共同完成了中國20世紀偉大的精神革命。偉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現在對于舊文化和舊禮教的抗爭,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壞”,它有鮮明的建設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質是溫情和人性的。這些本質在那些猛將身上,是隱藏著和潛伏著的,而在另一類“非猛將”如冰心這樣的人身上,則成為一種非常明顯確定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