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2.從文章看,魯迅對有些人所批評的劉半農的“淺”持什么態度?
答:
答案 ①魯迅承認劉半農的確有淺的一面。②魯迅認為劉半農坦誠、真率,雖然淺,卻淺得清澈。③魯迅覺得,作為一個戰士,劉半農的淺是可以原諒的,因為那是前進中的淺。
解析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劉半農的評價是公允的,作者首先承認劉半農的確有淺的一面,然后以“清溪”與“爛泥的深淵”為喻,對比說明自己對劉半農的認識,雖然淺,卻是淺得清澈、坦誠,相比那些陰暗深沉,讓人琢磨不透的人來講,這淺還是前進中的淺,是可以原諒的。
3.請根據原文概括魯迅與劉半農之間的關系由親到疏的原因。
答:
答案 ①劉半農出國留學,“我”懶于通信,從此兩人疏遠起來。②魯迅在《何典》序文中說了“老實話”,又在《語絲》上發表了指出劉半農錯誤的讀者來信,使劉半農感到不快。③劉半農后來“據了要津”,也影響了兩人的關系。④“五四”退潮以后,劉半農思想發生變化,這是兩人疏遠的最根本的原因。
解析 本題主要結合文章第八、九兩段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與概括。
4.聯系最后一段,談談你對“這憎惡是朋友的憎惡”一句的理解。
答:
答案 ①“這憎惡”是魯迅從朋友的立場出發所產生的一種情感,是他對劉半農關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②魯迅是站在“于中國更為有益”的高度來要求劉半農的,他認為劉半農應該始終做一個戰士。③寫“憎惡”劉半農的近幾年,是為了肯定與突出他過去的戰績,以免“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尸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解析 “這憎惡是朋友的憎惡”一句在文章中最后一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在最后一段中也表達得相對明確了,而且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對前面所寫的“十年前的半農”與“近幾年”的半農都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希望。并且是站在“于中國更為有益”的高度來要求與評價劉半農的。解答時應聯系全文內容,重點分析最后一段的深層次含義。
5.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簡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現藝術
(2)簡析本文的主要修辭手法
(3)簡析本文的結構特征
答:
解析 本題要在充分理解并讀懂全文的基礎上選取某個角度進行分析與概括,并且要達到鑒賞的要求。解答時要正確理解《憶劉半農君》的主旨與內容,抓住作者在寫作本文時所運用的藝術手法、結構特征等等。在答題時要能抓住要害,一語破的,并且要注意中心突出,層次清楚,有理有據,能夠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