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復習文言文考點專題教案
譯句把“時”的意思漏掉了,應該在“復習”前加上“按時”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譯句。(十)譯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在古代漢語中,有一些倒裝句,這種句子在翻譯時,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譯成:尋找人可以出使回復秦國的,沒有找到。這個句子翻譯得不妥,因為原句是定語后置,在翻譯時必須把定語放回到中心詞前邊,正確的翻譯是:尋找可以出使回復秦國的人,卻沒有找到。 【高考真題】【解析】 c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苦”應為意動用法,“以……為苦”。b項,“縱”的意思是“放”。d項,“抵”的意思是“到達”。 第6課時 │ 典例導練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解析】 b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項“其”,都是代詞,他的。b項“以”,介詞,憑;連詞,表順承。c項“之”,都是代詞,他。d項“且”,都是副詞,將要,幾近。3.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羅提督“足智多謀”的一組是(3分)( )①公嘗率兵入南山,搜余賊②畫面為大眼諸丑怪狀③俟船過,附而鋸其舵④乃改行,投身軍營⑤羅曰:“圍久師怠,賊必遁!雹薜缅X買藥,則兩活矣a.①③⑥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②④⑥【解析】 b 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交代了羅提督所做的事情,不能表現其足智多謀。④說明羅提督改邪歸正。⑥表現羅提督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均不符合題意。做這類題目,要注意兩點:①是否是寫的這個人;②能不能體現該種精神,如不能,即可排除。做題時,可用排除法,先找出最不能體現該精神的一句,即可排除兩項,然后再找出剩余兩項的區別,進行分析,就可選出正確答案。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南山的一個村子里,群猴偷吃莊稼,村民深受其害。羅提督巧用計策,幫助他們解決了猴患。 b.為了對付鹽梟,羅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屬避其鋒芒,暗中襲擊,取得了輝煌戰果。c.羅提督年輕時曾經誤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趙金龍之亂時,立下了汗馬功勞。 d.羅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諱那段行竊經歷,讓他人提醒自己,以此為鑒,再也不做違法之事!窘馕觥 d 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項,“羅提督功成名就后”錯誤,原文“羅每對人言生平作賊事”并沒有功成名就的說法!白屗颂嵝炎约,以此為鑒,再也不做違法之事”屬無中生有。該題常見的設錯角度有如下三個:①不是這個人做的事說成是他做的;②不是這一時間做的說成是這一時間做的;③不是在這個官位上做的說成是在這個官位上做的。 5.斷句和翻譯。(10分)(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羅 既 官游 擊 乃 遣 人 訪 其 妻 以 重 金 贖 還 為 夫 婦 如 初 報 其 鬻 身 救 夫 之 義 也 此 事 不 足 訓 然 以 視 少 共 艱 苦 既貴 而 厭 棄 其 糟 糠 者 其 厚 薄 之 區 殆 不 可 以 道 里 計 天 生 豪 杰 磊 磊 落 落 安 得 以 道 學 家 之 律 繩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