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復習專題(熟語部分)
16、耳聞目睹: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耳濡目染: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17、含糊其詞:含糊:不明確,不清晰。詞:話語。故意把話說得模棱兩可,不清楚,不明確。
閃爍其詞: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18、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魚目混珠: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19、穿鑿附會:穿鑿:把講不通的硬要講通;附會: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講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進行解釋。
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為一談。
20、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都有掌握知識不透徹,或對情況不夠了解之意。前者表示想懂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重在態度上,是中性詞;后者多指在學術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籠統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貶義詞。
21、鞭長莫及,望塵莫及:前者比喻力量達不到;后者指趕不上。
22、參差不齊,良莠不齊:都有\"不整齊\"的意思,指人時,前者側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壞人本質有區別;指物時,前者指高低長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壞事混在一起。
23、居心叵測,高深莫測 :前者指心存險惡,不可推測;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沒法揣測,形容估摸不透。
24、頂禮膜拜,五體投地 :
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25、阿諛逢迎,趨炎附勢 :
都有巴結奉承之意。但前者多指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
26、風言風語,流語蜚語 :
都表示沒有根據的話。但前者多指無意傳說,傳說者多出于無知,懷疑和猜測;后者多指有意傳說,傳說者往往出于險惡用心。
27、鋒芒畢露,嶄露頭角
都有才能顯露出來之意。但\"畢\"指全部,\"嶄\"指突出的才能。前者還可喻驕傲自負;后者不能。
28、茍且偷安,得過且過
都形容只圖眼前,不顧將來。但前者偏重貪圖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無大志。
29、悔過自新,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錯誤之意。但前者重在未來,強調重新做人;后者重過去,強調改正錯誤的徹底。
30、花天酒地,醉生夢死
都形容腐朽糜爛的享樂生活。前者偏重于迷戀酒色;后者偏重在渾渾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31、花天酒地,醉生夢死
都形容腐朽糜爛的享樂生活。前者偏重于迷戀酒色;后者偏重在渾渾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32、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前者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是褒義詞;后者指雖然處以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過。
33、大公無私,鐵面無私
都表示沒有私心。前者指一心為公;后者指不畏權勢,不講情面。
34、洋洋大觀,洋洋灑灑
都有內容多的意思。前者側重指數量和種類多得可觀;后者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長。
35、一筆勾銷,一筆抹殺
都含有全部銷去之意。前者指帳目,嫌隙,隔閡等;后者指對成績,優點等全盤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