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3
第二冊☆文言文(二)
一、基礎字詞
(一)通假字
《師說》
⑴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⑵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諫太宗十思疏》
⑴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嚇)
《種樹郭橐駝傳》
⑴既然已,勿動勿慮(已,通“矣”,了)
⑵早繅而緒(而,通“爾”,你們)
(二)古今異義
《師說》
⑴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
今義: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⑵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義:“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用來……的。”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⑶吾從而師之 古義:“從而”是兩個詞,從,跟隨;而,而且。
今義:作連詞表因果關系。
⑷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普通人。
今義:許多人。
⑸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古義:“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的原因。”
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⑹小學而大遺 古義:在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古義: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阿房宮賦》
⑴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義: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
今義: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⑵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義:明亮的星光。
今義:指行業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⑶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雨雪晴陰。
今義:一個地區一段較長時期內的氣象概況。
⑷韓魏之經營 古義:指金玉珠寶等物。
今義: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活動)。
⑸齊楚之精英 古義:指金玉珠寶等物。
今義:指優秀人才。
⑹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古義: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