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3
⑤獨夫:孤單的人 ⑥戍卒:指陳勝、吳廣等起義者
⑦楚人:指劉邦 ⑧焦土:指阿房宮被燒毀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①③⑤⑧ d. ②④⑥⑦
解析:①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④形容聲音嘈雜,⑤指獨裁者,⑦指項羽。
答案:b
7. 對上述兩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極言秦始皇不顧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殘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還寫到了老百姓對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終還是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使秦迅速滅亡。
c. 對于秦的滅亡和阿房宮的被燒毀,作者用“可憐焦土”一語對其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進一步指出,六國和秦的滅亡,都是由于內部原因造成的,見解極為深刻。
解析:c項“寄予了一定的同情”無中生有。
答案:c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題。
張禹字伯達,趙國襄人也。禹性篤厚節儉。父卒,汲吏人賻送前后數百萬,悉無所受。又以田宅推與伯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舉孝廉,稍遷;建初中,拜揚州刺史。當過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難于濟步。禹將度,吏固請不聽。禹厲言曰:“子胥如有靈,知吾志在理察枉訟,豈危我哉?”遂鼓楫而過。歷行郡邑,深幽之處莫不畢到,親錄囚徒,多所明舉。吏民希見使者,人懷喜悅,美德怨惡,莫不自歸焉。
元和二年,轉兗州剌史,亦有清平稱。三年,遷下邳相。徐縣北界有蒲陽坡,傍多良田,而堙廢莫修。禹為開水門,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數百頃。勸率吏民,假與種糧,親自勉勞,遂大收谷實。鄰郡貧者歸之千余戶,室廬相屬,其下成市。后歲至墾千余頃,民用溫給。功曹史戴閏,故太尉掾也,權動郡內。有小譴,禹令自致徐獄,然后正其法。自長史以下,莫不震肅。
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園廟,禹以太尉兼衛尉留守。聞車駕當進幸江陵,以為不宜冒險遠,驛馬上諫。詔報曰:“祠謁既訖,當南禮大江,會得君奏,臨漢回輿而旋!奔靶羞,禹特蒙賞賜。
延平元年,遷為太傅,錄尚書事。鄧太后以殤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內,乃詔禹舍宮中。給帷帳床褥,太官朝夕進食,五日一歸府。每朝見,特贊,與三公絕席。及安帝即位,數上疾乞身。
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鄉侯,食邑千二百戶。五年,以陰陽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
《后漢書•張禹傳》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傍多良田,而堙廢莫修 吾所以為此者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鄰郡貧者歸之千余戶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
c.禹以太尉兼衛尉留守 欲以棺槨之大夫禮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