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3
后來沛公來到高陽,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酈食其前來拜見。酈生去見沛公的時候,沛公正坐在床邊伸著兩腿讓兩個女人洗腳,就叫酈生來見。酈生進去,只是作個長揖而沒有傾身下拜,并且說:“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沛公罵道:“你個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說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酈生說:“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倨慢不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腳,穿整齊衣裳,把酈生請到了上賓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酈生談了六國合縱連橫所用的謀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飯來,讓酈生進餐,然后問道:“那您看今天我們的計策該怎么制定呢?”酈生說道:“您把烏合之眾,散亂之兵收集起來,總共也不滿一萬人,如果以此來直接和強秦對抗的話,那就是人們所常說的探虎口啊。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達的地方,現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糧。我和陳留的縣令很是要好,請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讓他向您來投降。他若是不聽從的話,您再發兵攻城,我在城內又可以作為內應。”于是沛公就派遣酈生前往,自己帶兵緊隨其后,這樣就攻取了陳留。賜給酈食其廣野君的稱號。
七、(60分)
22.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那些有渡河經驗的人,在涉水之前,總會習慣地隨手抓起一塊石頭投入水中以測量水深,水花濺得越高,水聲越是響亮,河水也就越淺。那濺不起多大水花、聽不見多大水聲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測的。
黃河并不是奔騰咆哮的。黃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滯不動的混濁的泥漿,然而,連搏擊過激流的黃河船夫也不敢在這里放船,因為河心是流動的,沒有誰能說清它究竟有多深。
靜,是外觀姿態;流,顯示了內在的力量;深,則意味著蘊藉和深重。靜水流深,不顯不露,昭示著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聯翩……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不少于800字。
[點撥]
這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給材料有三節文字。第一節文字從渡河涉水經驗談起,將淺水河與深水河進行對比,實際上對外表深沉不露而內在深邃博大的人生態度進行了肯定。第二節將黃河外表的平靜與內在的流動與淵深進行對比,主張不能僅看其表,而應當看到內在的流動與深邃。第三節文字進行評說,為文章立意作了暗示。
“靜”可以理解為“沉靜”“寧靜”“平靜”“冷靜”“靜默”“靜穆”“沉穩”,類似的還有“不張揚”“不顯山”“不露水”“內斂”等等。
“流”可以是一種內在的活力,內在的動力,內在的能量。
“深”是“深邃”“深沉”“深度”“豐厚的內蘊”“厚實的功底”“博大精深的素養”。
“靜、流、深”提倡內斂、不張揚、有底蘊,這是中國人傳統的為人風范。
“靜、流、深”三者是表里的辯證統一,三者分為兩個方面:“靜”為一方面,一定要涉及;“流”“深”為另一方面,可都涉及,也可僅涉及其一。
[例文]
靜水流深
靜,是外觀姿態,表現出平靜安穩的人生態度;流,則顯示了內存的力量,讓人驚嘆;深,意味著蘊藉和深邃。靜水流深,不顯不露,昭示著生命的博大與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