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3
參考答案:分論點為“師道不傳也久矣”。第一段闡述老師的作用、地位,是從正面闡述的;第2段批判尊師之風不傳的不良現象,是從反面闡述。
5.第2、3段都是較為典型的議論性文段,請具體分析第3段的理論思路。
參考答案:第一句“圣人無常師”提出本段的論點;第二句舉孔子的例子說明,為事實論據;第三句再用“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來證明論點,為引證;最后作結,回扣論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論證思路極其清晰。
6.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吾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參考答案:①我學習的是道理,哪里計較他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②巫師、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們的,現在士大夫們的認識反而趕不上他們。真是令人奇怪啊!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貞觀初,太宗與黃門侍郎王圭宴語,時有美人侍側,本廬江王瑗之姬也,瑗敗,籍沒入宮。太宗指示圭曰:“廬江不道,賊殺其夫而納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圭避席曰:“陛下以廬江取之為是邪,為非邪?”太宗曰:“安有殺人而取其妻,卿乃問朕是非,何也?”圭對曰:“臣聞于《管子》曰:齊桓公之郭國,問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婦人尚在左右,臣竊以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為非,所謂知惡而不去也。”太宗大悅,稱為至善,遽令以美人還其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