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3
(2)請具體分析下闋運用的藝術手法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梅花。開放時間——未到春天;形態特點——有雪具有的潔白,還有雪沒有的香味。
(2)用對比的手法,通過“竹籬茅舍”、“玉堂瓊榭”的不同環境進行對比。贊美梅花不論遭遇冷落還是身處富貴都一樣高潔的品質。
7.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3)題。
[正宮]塞鴻秋
(元)薛昂夫
功名萬里忙如燕,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1)下面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功名萬里”指東漢班超封侯萬里事。此處用典,借指求仕追官,爭名奪利。“斯文”一詞,最早見于《論語》,此處指禮讓文雅,品格高尚。
b.“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這兩句用比喻修辭嘆時光如電,人生易老。出自《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c.“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由于年老休息的官員增多,所以道路上處處可見,樹林中何曾遇見過。
d.“至今寂寞彭澤縣”,全曲點睛之筆,一語揭出曲之命意所在。贊頌了陶淵明是歷史上心口如一真能歸隱園田的少數高士之一。
(2)結合詩句對“斯文一脈微如線”中的“微”字進行賞析。
答:
(3)本曲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找出表現對比的關鍵字眼,結合本曲的主旨,加以具體分析。
答:
答案:(1)選c “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的句意是:都說不做官,但歸隱的地方卻看不見他們的身影。諷刺把歸隱掛在嘴邊而實際上坐在官位上不想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