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新聞閱讀指南復習
XX年起,潘建偉在中國科技大學負責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實驗室,該實驗室現在已經成為籌建中的合肥微尺度物質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技大學很早就比較重視量子信息研究,因為有學校的支持,我們才能夠深入做下去。”
潘建偉和他的團隊成員都是30歲左右的青年學者,1969年出生的楊濤教授是年齡最大的一位,楊濤教授介紹說:“五個教授雖然學科背景不同,但大家在一起工作很愉快。潘建偉在理論和實驗領域都有研究,我的學科是電子學,陳增兵、郁司夏偏重于理論,杜江峰研究核磁共振和量子博弈,我們的知識是互補的,在學科交叉中才有新的生長點。”
在團隊里,潘建偉是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他的同事陳增兵教授說,潘建偉很有激情,很會鼓勵大家愉快地工作。作為一位領軍人物,他的眼光獨到,具有前瞻性。
陸朝陽是潘建偉的博士生。在他眼里,潘老師和藹、親切,第一次見面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本來沒有報他的研究生,和他交談以后,我就修改了志愿。在這個團隊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如何做科研。”
“我從來不限制他們,關鍵是激發并培養他們對研究問題的興趣。這些學生都要送到國外去學習一段時間,從事一項事業,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潘建偉了解國際量子通信的研究動向,積極推薦自己的學生到國外最領先的研究小組學習,潘建偉剛畢業的博士張強現在已經到斯坦福大學深造,陸朝陽也將不久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國外的研究小組都很樂意接納他的學生。
良好的科研氣氛,先進的設備,與國際前沿小組聯系緊密,加上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決心,年輕的潘建偉帶領著年輕的團隊,將我國多粒子糾纏態實驗研究帶入了國際領先水平。
整體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在未來20年內量子通信會有大規模運用,現在美國、歐盟、日本都非常重視這一領域。
郭光燦院士說,“在原創性研究領域,第二都是失敗!中國人要在科學研究上爭第一。從整體上講,我國量子通信研究處于部分領先,整體發展才是學科建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有更多的人多做一些事,經過XX年、20年的努力,中國的國力就會有很大提高。”
量子信息研究正朝著量子密碼、量子計算機、量子存儲三個方向發展,目前潘建偉正在思考,如何讓量子通信的整體研究能力得到提升。此時,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潘建偉和國外同行進行著量子存儲合作研究,因為進行量子通信研究,沒有量子存儲這個技術基礎,研究將無法深入下去。
“我到德國海德堡大學參與合作研究,是為了學習量子存儲技術,在那里可以提高自己,在量子存儲研究方面,海德堡大學是世界四個最高技術小組之一。三年的合作研究,我們已經在量子信息存儲研究方向上有了相當的技術積累。從明年開始,我的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國內,以期早日在國內完成量子信息傳輸技術和存儲技術的綜合。”潘建偉教授說。(XX年11月2日《南方周末》,記者姚憶江,有刪改)
1、 下列對本則新聞理解和分析,錯誤的的兩項是(4分)
a、 潘建偉小組在量子通信領域內取得的第六個“世界首次”是運用量子態隱形傳輸技術研發了量子計算機。
b、 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對一個500位的阿拉伯數字進行因子分解將耗時上百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