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病梅館記 同步達綱練習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2.對下列句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又剪發杜(塞、閉)門 其辱人賤(卑賤)行b.視(比較)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忠義暴(顯露)于朝廷c.榮(榮耀)于身后 斯固百世之遇(際遇)也d.以老(老人)于戶牖之下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同情)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3.下列句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①不能容身于遠近 ②忠義暴于朝廷 ③榮于身后④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⑤以老于戶牖之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4.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能容身于遠近——不能被遠近的人收留b.佯狂不知所之者——或假裝瘋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c.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不這樣,命令五個人保護他們的領頭人并且老死在家里d.匹夫有重于社稷也——老百姓對于國家興亡的大事也能發揮重要作用啊5.這一段的關鍵句是( )a.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b.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c.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百世之遇也d.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哉6.對本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把五人和閹黨高官“辱人賤行”對比,頌揚了五人臨刑時的勇毅。b.作者把五人同周公并列,眾人為之折腰灑淚,可見其品格之高,影響之大。c.作者用假設句,從反面說明五人及周公之死的可貴。d.最后一句,揭示作記的緣由和目的,點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三)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1.根據句式特點,對下列句中加線的詞解說得不正確的一項是(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