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爾人》課文解讀
她站在我的椅子旁邊,望著這個喀布爾人和他的口袋。他遞給她一些干果和葡萄干,但是她沒有動心,只是更緊緊地靠近我,她的疑懼反而增加了。[寫兒童的心理很準確。]
這是他們第一次會面。
寫敏妮和喀布爾人的第一次見面。
可是,沒過幾天,有一個早晨,我正要出門,出乎意外地發現敏妮坐在門口長凳上,和那個坐在她腳邊的大個兒喀布爾人,又說又笑。我這小女兒,一生中除了她父親以外,似乎從來沒遇見過這么一個耐心地聽她說話的人。[這更襯出喀布爾人對小姑娘的友善。]她的小紗麗的角上已經塞滿了杏仁和葡萄干——她的客人送給她的禮物。“你為什么給她這些東西呢?”我說,一面拿出一個八安那的銀角子來,遞給了他。這人不在意地接了過去,丟進他的口袋里。[這是一個細節描寫,從喀布爾人“不在意”地接錢,漫不經心地把錢丟進口袋的動作可以看出,他給敏妮東西,根本不在意回報,他是真心喜歡這個小姑娘,因為喜歡,下面的許多言行才順理成章。]
糟糕得很,一個鐘頭以后我回來時,發現那個不祥的銀角子引起了比它的價值多一倍的麻煩!因為這喀布爾人把銀角子給了敏妮,她母親看到這亮晶晶的小圓東西,就不住地追問:“這個八安那的小角子,你從哪里弄來的?”
“喀布爾人給我的,”敏妮高興地說。
“喀布爾人給你的!”她母親嚇得叫起來。“呵,敏妮!你怎么能拿他的錢呢?”[敏妮是高興的,而她的母親嚇得叫起來,這反映了她們不同的心理:敏妮的內心是單純的快樂,而她的母親則加進了許多的人生經驗。]
我正在這時候走進了門,把她從危急的災難中救了出來,我自己就對她進行盤問。
我發現這兩個人會面不止一兩次了。喀布爾人用干果和葡萄干這種有力的賄賂,把這孩子當初的恐怖克服了,現在這兩人已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們常說些好玩的笑話,給他們增加許多樂趣。敏妮滿臉含笑地坐在喀布爾人的面前,小大人似的低頭看著這大高個兒:“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你口袋里裝的是什么?”[孩子單純的語言渲染出無比的快樂。]
他就用山民的鼻音回答說:“一只象!”也許這并不可笑,但是這兩個人多么欣賞這句俏皮話!依我看來,這種小孩子和大人的對話里面,帶有一些非常引人入勝的東西。
這喀布爾人也不放過開玩笑的機會,便反問道:“那么,小人兒,你什么時候到你公公家去呢?”
孟加拉的小姑娘,多半早就聽說過公公家這一回事了。但是我們有點新派作風,沒有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敏妮對于這個問題一定有點莫名其妙(形容事情很奇怪,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但是她不肯顯露出來,卻機靈地回答道:“你到那里去么?”[寫敏妮的機警聰明。]
可是在喀布爾人這一階層中間,誰都知道,“公公家”這幾個字有一個雙關的意思。那就是“監獄”的雅稱,一個不用自己花錢而照應得很周到的地方。[語言幽默。]這粗魯的小販以為我女兒是指這個說的。“呵,”他就向幻想中的警察揮舞著拳頭說:“我要揍我的公公!”聽到他這樣說,想像到那個狼狽不堪的“公公”,敏妮就哈哈大笑起來,她那了不起的大個子朋友也跟她一起笑著。